最近,2025年环球小姐大赛在泰国曼谷搞了个大新闻——一大帮选手集体退赛了!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直接炸开了锅。到底咋回事?咱们慢慢唠。 事情的导火索是赛事总监纳瓦·伊萨拉格里西尔在公开场合辱骂墨西哥小姐法蒂玛·博世。纳瓦当着所有人的面,指责法蒂玛没按要求给泰国做宣传,还用了“愚蠢”、“头脑简单”这种侮辱人的话。法蒂玛当场就火了,直接离场。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上届冠军维多利亚·泰尔维格带头声援,其他选手也跟着一起退赛,场面那叫一个壮观。 据现场视频和选手们事后说,这事儿发生在11月4日的“佩绶带仪式”上。纳瓦突然质问法蒂玛为啥没发泰国宣传的内容,法蒂玛解释说自己得听国家安排,结果纳瓦直接骂她是“蠢货”,还叫来保安想把她赶出去。这一下子激怒了在场所有人,尤其是上届冠军维多利亚,她第一个站起来走了,其他选手也纷纷跟上,形成了一场集体退赛的抗议。纳瓦当时还威胁说“想继续比赛就坐下”,但没人理他,场面尴尬得不行。 这事儿闹这么大,核心问题就是赛事方滥用权力,还有文化歧视。纳瓦作为总监,既管选手参赛资格,又要求选手给主办国宣传,这不就是“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吗?这种模式被大家质疑是系统性霸凌。而且,拉美选手经常被要求“配合主办国宣传”,这潜规则明摆着就是文化不平等。虽然纳瓦当晚发了道歉声明,但也就说了一句“如果有人感到不适”,根本没提具体怎么问责,大家觉得他根本没诚意。 其实,选美产业爆出这种丑闻也不是头一回了。2019年马来西亚小姐冠军就因为合约纠纷被剥夺了头衔,这也说明选手在赛事方面前根本没啥话语权。对比一下国际奥委会,人家对种族歧视都是直接制裁,而环球小姐组织呢?就靠内部调查,根本没啥用。这次选手们通过直播维权,打破了传统选美里“沉默的芭比”的形象,也算是展现了新时代女性争取话语权的新路子。 那这事之后,选美赛事该怎么挽回信任呢?我觉得得从制度上改。首先,得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把那些涉事评委的歧视行为公开记录,让大家知道谁不行。其次,可以引入联合国妇女署这种国际组织,成立独立监察委员会,打破“自查自纠”的闭环。最关键的是,得修订选手合约,加个“尊严保护”条款,明确侮辱性言行的赔偿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选手权益,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 这起集体退赛事件,不仅是对权力霸凌的一次抗议,更是对选美产业价值观的拷问。当“女性赋能”的口号在现实里被啪啪打脸,我们不禁要问:真正的美丽,难道非得以尊严为代价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聊聊,你觉得选美赛事该怎么平衡商业利益和选手权益?行业又该怎么从根本上杜绝这类霸凌? (事件来源:边雀投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