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际诈骗主要是呼叫中心支持的信用卡诈骗,数百亿美元量级,中国不太熟悉但手法类

烨华聊商业 2025-11-10 12:41:02

印度国际诈骗主要是呼叫中心支持的信用卡诈骗,数百亿美元量级,中国不太熟悉但手法类似不难理解

中国移动支付很发达,银行信用卡虽然猛发过一段,但没流行起来。很多人找互联网公司打白条常见,刷信用卡反而不习惯。国际上信用卡是非常流行的,VISA和Master两大公司市值极高,都超过5000亿美元,远超A股上市公司。国际上信用卡诈骗很常见,印度人最为知名。

2022年,美国被印度人诈骗搞去了102亿美元(就是图中说的700亿),而且增速高达47%。有多种手段,其中信用卡诈骗是主要的。全球数据很难获得,有估计说印度人2023年诈骗金额900亿美元,按数百亿美元估计较为合理。

印度人搞诈骗的时候,一种常见手法是冒充执法机构,和中国电诈类似。诈骗者冒充银行、警局、检察院人员,声称受害者信用卡被盗刷或涉嫌洗钱,诱导转账。中国这会改别的理由,也有信用卡的,一般说银行账号、网银之类的。

印度人搞信用卡诈骗有个优势,利用技术套取信息能力强。印度人利用呼叫中心产业优势,能准确说出受害者信用卡信息、可用额度等细节,获取信任后再实施诈骗。中国人如果用信用卡,也有被印度人诈骗的,2017年一个中国女子3天内被骗959.6万元,就是说信用卡问题。

除了信用卡诈骗,印度呼叫中心优势还支持多种手法。如税务诈骗,针对美国新移民与老年人,冒充IRS威胁驱逐出境,新近最流行。还有一种是冒充微软技术支持,用户电脑弹窗了,相信了就被诈骗,也很常见。政府拨款骗局、中奖诈骗外贸订单诈骗等等。这些往往涉及用户个人信息,银行卡与信用卡支付渠道。

印度和中国不同的是,中国电诈曾经很多,但国内的都被扫荡光了,跑外面去搞电诈园区,要联合打击;而印度政府对电诈不怎么打击,司法惩戒力度轻,犯罪分子极少被抓。印度本国人也受害,但美国人钱多被骗的多。

如果用产业化角度来看,印度有语言优势,120万呼叫中心从业人才,英语沟通没问题。在承接欧美客服外包后,很快就出现了外向的国际诈骗产业,窝点在印度,洗钱在美国。约150万软件工程师人才供给,其中超20%未就业,可能为诈骗提供技术支持。

这并不是说印度人就如何道德低下搞信用卡诈骗,中国人搞电诈的也很多,其它国家的也不少。还是要从国际角度来看问题,电诈这个“产业”,有它自身的规律。中国和印度,由于人口众多,犯罪分子脑子灵活,都有不少动歪心思的。中国犯罪分子搞的电诈,由于语言劣势,形成了“跑外国诈中国”的格局;而印度就是“在印度诈全球”。印度政府责任很大,应该打击,但能力有限、毛病一堆,比这严重的事还有不少。

0 阅读:23
烨华聊商业

烨华聊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