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贸易部长称,虽然和美国签订了稀土协议,但马来西亚接下来将继续禁止稀土原材

烟雨评社 2025-11-10 10:33:54

马来西亚贸易部长称,虽然和美国签订了稀土协议,但马来西亚接下来将继续禁止稀土原材料出口。扎夫尔·阿齐兹部长话锋一转表示,马来西亚将鼓励外国带来投资以及稀土开采冶炼技术,而不仅仅是让马来西亚出口稀土产品。这背后暗指哪些国家不言而喻。 吉隆坡(路透社讯)—— 马来西亚贸易部长于周三表示,尽管本周与美国签署了关键矿产协议,但该国仍将维持原矿稀土出口禁令,以保护国内资源。 先说说马来西亚的稀土家底。马来西亚的稀土资源主要集中在彭亨州的关丹地区,这里的重稀土储量在全球都能排上号,像镝、铽这类在新能源、军工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含量尤其丰富。 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马来西亚就开始搞稀土开采,但当时主要是把原材料卖给其他国家,自己赚点微薄的资源钱,还因为早期开采技术落后,造成了不少环境污染问题。 后来为了保护环境和提升资源附加值,马来西亚在 2018 年就出台过稀土原材料出口限制政策,这次扎夫尔・阿齐兹再次强调禁止出口,算是把这条政策彻底定死了。 再看和美国签订的稀土协议。2024 年下半年,美国和马来西亚就达成了合作意向,美国方面希望能从马来西亚获得稳定的稀土供应,用来缓解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要知道,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里占据绝对优势,从开采到冶炼分离,市场份额都超过了 80%,尤其是在重稀土的提纯技术上,更是掌握着核心能力。 美国为了摆脱这种依赖,这些年一直在全球找替代来源,马来西亚因为资源丰富,又和美国关系不错,就成了美国重点拉拢的对象。可这次马来西亚明确说禁止原材料出口,等于给美国泼了盆冷水 —— 想拿原材料回去自己加工,没门。 那马来西亚为啥要鼓励外国带投资和技术来呢?说白了,就是不想再走 “卖资源赚小钱” 的老路,而是想把稀土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环节留在国内。稀土产业里,开采只是第一步,后续的冶炼分离、材料制备才是真正赚钱的环节,技术含量也更高。 比如把稀土原材料加工成稀土氧化物,价值能翻好几倍,再进一步做成稀土永磁体,价值又能提升一个档次。 马来西亚显然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想通过吸引外资和技术,在国内建立起完整的稀土加工产业链,既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还能提高经济收益,同时避免像过去那样只当 “资源输出国”,还得承受环境污染的代价。 至于扎夫尔・阿齐兹话里暗指的国家,最明显的就是中国。中国在稀土冶炼分离技术上的实力有目共睹,这些年还在不断研发更环保、更高效的技术,比如无氨氮冶炼工艺,能大大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而且中国企业在海外稀土项目上的投资也很积极,更愿意和资源国开展深度合作,帮助当地建立产业链。除了中国,日本和韩国也可能是目标,这两个国家在稀土应用领域很厉害,但自身几乎没有稀土资源,也需要和资源国合作保障供应,不过在开采冶炼技术上,还是中国更有优势。 从实际动作来看,马来西亚已经有了一些苗头。2025 年初,马来西亚政府就在关丹工业园区规划了稀土产业专区,专门划出土地用于吸引外资建设稀土加工厂,还出台了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前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后续几年按 10% 的税率征收。 有消息说,已经有中国企业和马来西亚方面接触,探讨合作建设稀土冶炼分离厂的可能性,计划把当地的稀土原材料加工成高纯度氧化物后,再出口到全球市场。 美国这边对马来西亚的政策变化也有反应,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记者会上表示,希望马来西亚能 “在稀土合作中保持灵活性”,言下之意就是希望马来西亚能放宽原材料出口限制。 但马来西亚显然有自己的打算,毕竟掌握产业链主动权,比单纯卖资源靠谱多了。这种政策调整,也反映出全球稀土格局正在发生变化,资源国不再甘心被动接受产业链分工,而是开始主动争取更多利益,这或许会给全球稀土市场带来新的影响。 信源:路透社:马来西亚禁止稀土原材料出口,美国寻求替代供应遇阻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