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表示对2036年奥运会的申办情况感到失望,因为上海、成都、广州三座

巴斯历史集世界 2025-11-10 01:18:26

国际奥委会表示对 2036 年奥运会的申办情况感到失望,因为上海、成都、广州三座城市均未提交申请。 这事儿一出体育圈子确实炸开了锅,不少人盯着这三座中国大城市犯嘀咕,毕竟论硬件条件、组织能力,这几个地方办奥运肯定没问题,可偏偏就是没递申请。 其实细琢磨琢磨,这事儿压根不是中国城市接不住,而是现在办奥运早就不是十几年前那种抢着沾光的香饽饽了。 国际奥委会觉得失望,大概是还停留在以前各国疯抢申办权的老印象里。搁以前,能办奥运简直是城市地位的顶配认证,砸钱建场馆、修地铁都乐意,哪怕后期亏点本也觉得挣了面子。 可现在不一样了,大家过日子都开始算实在账,奥运那笔开销可不是小数目,真不是随便拍脑袋就能应下来的。 先说最实际的钱的问题。办一届奥运,从建场馆到搞安保,再到赛事运营,哪一样都得砸钱。更头疼的是赛后那些场馆,要是利用率不高,就是一堆占地方的 “白大象”,年年维护还得花钱,最后全成了财政负担。东京那届奥运预算翻了好几倍的事儿大家都有印象,这种亏谁也不想再吃。 上海、成都、广州本来就有不少现成的体育场馆,平时办个球赛、演唱会够用了,犯不着为了奥运再花大价钱建新的,就算建了,赛后能不能用上还是个未知数。 再说现在中国对赛事的心思变了。以前可能觉得办国际大赛越高级越好,现在更认那些能真正融入老百姓生活的赛事。贵州的村超、村 BA 那么火,不就是因为接地气、大家能参与进去吗? 一场比赛下来,不光带动周边吃饭住宿,还能让地方文化火一把,这种投入小、见效实的事儿,比办奥运实在多了。 赛事经济的关键从来不是场面多大,而是能不能让流量变成长期的消费,能不能让当地人真正受益,奥运在这方面反而没那么灵活。 国际奥委会也不是没想着改革,说要帮申办城市减轻负担,但改来改去,奥运的基本盘还在那儿,该花的钱省不下多少,该扛的责任也少不了。 反观现在主动申办的,要么是卡塔尔、印度这种从没办过奥运的地方,想借赛事刷一波国际存在感,人家卡塔尔说自己 95% 的设施都现成的,这才敢下场。 要么是德国慕尼黑这种有老场馆底子的,能省不少钱,即便这样,公投的时候反对声也没断,有人担心租金涨、城市发展不平衡。 上海、成都、广州早就过了靠奥运撑门面的阶段了。这三座城市的国际知名度不用靠奥运再抬,城市建设也有自己的规划,没必要为了迎合国际奥委会的期待打乱节奏。平时办个国际展会、体育联赛,照样能吸引客流、带动消费,还不用承担奥运那么大的风险。 再说,真要办奥运,老百姓关心的不是圣火多亮,而是房价会不会涨、出行会不会堵、纳税的钱花得值不值,这些问题没捋清楚,没人敢轻易点头。 国际奥委会或许该明白,现在的申办逻辑早就变了。不是有实力的城市就必须抢着办奥运,而是办奥运得真能给城市带来好处才行。 中国城市现在的选择,说到底是更理性了,不跟虚的,只认实在的。那些还在抢着申办的地方,各有各的算盘,但上海、成都、广州显然有更划算的事儿要做。 所以说,国际奥委会的失望多少有点不合时宜。这不是中国城市不行,而是奥运在大家心里的分量变了。 以前是脸上贴金的荣耀,现在得是实实在在的收益,达不到这个标准,再大的名头也打动不了人。 毕竟城市发展是为了老百姓过得好,不是为了给国际赛事当舞台,这个道理,现在大家看得比啥都清楚。 参考文章:文史旺旺 11.07 国际奥委会表示对2036年奥运会的申办情况感到失望,因为上海、成都、广州三座城市均未提交申请。

0 阅读:0
巴斯历史集世界

巴斯历史集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