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顿后悔!奥巴马后悔!拜登后悔!没想到,奥巴马回忆录里提到了涉华言论!   说

未央细说 2025-11-09 11:12:31

克林顿后悔!奥巴马后悔!拜登后悔!没想到,奥巴马回忆录里提到了涉华言论!   说白了,中国现在的发展趋势是势不可当,无非是外部环境好与坏的问题,像奥巴马、拜登、特朗普,哪一个不是想一口就把中国吞并了呢?   克林顿那时候大概觉得,中国迟早得跟着美国的节奏走,上世纪90年代他主导推动中国加入WTO时,对着国会拍着胸脯保证,这会是“改变中国的开始”,他心里打着三道算盘:让美国企业借着规则优势主导中国市场,通过安全对话提前防范风险,甚至慢慢推动中国向西方价值观靠拢。   那时候中美建交没多久,美国握着全球化的话语权,WTO的规则条文里全是美式标准,克林顿大概以为,敞开的是能榨取廉价劳动力的口子,关上的是中国自主发展的闸门。   可他万万没想到,中国压根没按美国的剧本走,借着入世的东风,中国一边吃透国际规则规避风险,一边闷头搞产业升级,从家电组装到机械制造,从纺织代工到电子研发,硬生生把“中国制造”的招牌钉在了全球产业链上。   等美国反应过来想卡脖子时,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已经占到全球三成,沿海工厂的流水线昼夜不停,曾经依赖美国的市场,反倒成了美国企业离不开的沃土,如今78岁的克林顿在专访里坦言,中国没变成他期望的样子,甚至还带着恳求说“希望中国高抬贵手”,这份迟来的示弱,全是当初误判的代价。   到了奥巴马上台,更是把遏制的心思摆到了明面上,他刚入主白宫就抛出“重返亚太”战略,拉着日韩澳搞密集军演,航母编队在南海晃来晃去,摆明了要围堵中国的发展空间,2015年TPP协定达成时,他更是公开放话“不能让中国等国家书写全球贸易规则”,想借着12国联盟把中国排除在亚太贸易圈外,那时候奥巴马大概觉得,只要卡死贸易和安全两道关口,中国迟早得服软。   可他没料到,中国硬是靠自己闯出了一条路,一边加固与东盟的贸易纽带,一边悄悄培育本土市场,高铁织成了八纵八横的网,移动支付覆盖到街头巷尾,华为在5G领域更是实现了弯道超车。   现在奥巴马写回忆录,提到当年的涉华言论满是遗憾——那些“规则主导权”的狠话成了笑话,他费尽心机搭的TPP台子,没等落地就被特朗普推翻,反倒让中国借着RCEP另起炉灶,拉着15国搞起了全球最大自贸区,回忆录里他承认,当初低估了中国的制度韧性,以为经济开放会带来价值观妥协,却忘了这个民族最擅长在压力下成长。   拜登接手后更离谱,觉得前任们的手段不够狠,上来就把遏制的调子拉到最高,贸易战加征的关税从10%提到25%,芯片禁令直接卡断高端光刻机供应,连中芯国际这样的企业都被列入实体清单,甚至限制留学生学习敏感专业,他身边的智囊们算着账:只要掐断核心技术和外部市场,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就得崩盘。   可他这招更不管用,中国的民生根基早就不是当年可比的,粮食产量连续十九年丰收,口粮自给率稳定在100%,就算国际粮价暴涨也稳得住饭碗;能源自主率提升到85%,光伏和风能装机量占全球一半,再也不怕能源卡脖子。   更狠的是芯片领域,国产28纳米制程实现量产,华为Mate60突然上架,硬生生撕开了技术封锁的口子,拜登没算到,他的极限施压反倒逼出了中国的自主加速度,2024年中国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升到2.55%,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0万家,曾经的短板正在变成新的增长点。   现在美国的芯片企业反倒急了,高通、英特尔联名上书求放宽限制,毕竟失去中国市场,他们的营收得掉三成。   这三任总统,一个误判了中国的学习能力,以为规则能捆住手脚;一个低估了中国的抗压韧性,以为封锁能掐断生路;一个错估了中国的民生根基,以为施压能砸烂盘子。   奥巴马回忆录里的涉华言论,与其说是反思,不如说是无力的遗憾——美国费了二十多年心思,从规则围堵到技术封锁,从舆论抹黑到军事威慑,招数换了一茬又一茬,中国反倒从全球产业链的参与者,变成了规则的重要制定者。   现在再看,美国的霸权逻辑早就行不通了。他们总想着靠打压遏制别人来保住位置,却忘了中国最擅长的就是在压力下成长,民生稳了,产业强了,创新活了,这样的发展势头根本挡不住。   三位总统的后悔,说到底是没看清一个简单的道理:想靠霸权困住一个有五千年底蕴的民族,纯属徒劳。   你说,下一届美国政府还会犯同样的错吗?评论区聊聊呗!

0 阅读:56

猜你喜欢

未央细说

未央细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