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真的让人看不懂了!明明自己能干的事,偏偏要交给台积电来干,还是在自己地盘上帮他赚钱,亏空也补了,市场也抢了,真是自己掏钱砸自己! 如果不是项立刚再次发声,很多人恐怕还没意识到这是一场悄无声息的“技术殖民”。台积电南京厂,年年盈利,稳坐钓鱼台。 2024年一年就赚了58.4亿人民币,这还不算完,2022到2024这三年累计赚了153.2亿,每天光净利润就有7100万新台币,相当于一天净赚一千多万人民币。 可你知道它赚的是谁的钱吗?是咱们国内汽车电子、消费电子这些市场的钱,这些芯片本来该是中芯国际、华虹这些本土企业的订单,结果全被它抢走了。 更气人的是,台积电拿在南京赚的这些真金白银,去填美国、日本工厂的窟窿——美国亚利桑那厂四年亏了88.5亿人民币,日本熊本厂三年亏了17.8亿,等于咱们在这儿辛辛苦苦给它输血,帮它在海外撑场面,这不是自己掏钱养“外人”吗? 最让人想不通的是,台积电在南京建厂压根没花多少成本。 2017年拿的那50多万平米土地,50年使用权才花了1.73亿,合着每平米才345块钱,当时南京工业用地市价可是1215块一平米,它这成本连三成还不到,简直是白菜价拿地。 不光土地便宜,它还拿政府补贴,2024年前三季度就从包括咱们在内的几个地方拿了160多亿新台币补贴,等于咱们纳税人的钱直接给它贴补利润,这操作真是让人看不懂,放着自己的企业不扶持,反倒给外资送钱送地。 这两年本土企业的日子有多难,数据摆着呢。 2024年中芯国际利润降了23.3%,华虹更惨,利润直接跌了80.34%,营收也降了11.36%。 这些企业都是咱们花了十几年真金白银砸出来的,从无到有追赶到现在的水平,容易吗?本来成熟 制程是咱们的基础盘,是本土企业积累资金、升级技术的底气,结果台积电一来,把这块最稳的蛋糕分走了。 它生产的芯片跟咱们本土企业的产品没啥区别,却凭着品牌优势和低成本,让国内车企、电子厂商更愿意找它下单,本土企业订单少了,赚不到钱,自然没法投入更多钱搞研发,这不就是断了咱们技术升级的路子吗? 项立刚说这是“技术殖民”,真是一点没说错,台积电从来没打算把核心技术带给咱们,它在南京厂只生产28nm、16nm这些成熟制程,最赚钱的7nm及以下先进工艺全留着自己把控,甚至要把40nm以上的成熟工艺外包出去,自己专心搞高端的,说白了就是把咱们这儿当成低成本的生产车间,只干低利润的活儿,却占着咱们的市场和资源。 咱们指望它能带动技术进步,纯属异想天开,它巴不得咱们永远停留在只能做成熟制程的水平,永远当它的“打工仔”。 更让人担心的是产业安全。台积电表面上是台湾的企业,实际上处处受美国管控,当年连华为的订单都敢停,现在南京厂能正常生产,全看美国脸色。 万一哪天中美科技竞争再升级,美国一句话就能让南京厂停摆,到时候咱们的汽车、消费电子产业要是依赖它的芯片,不就被人掐住脖子了? 咱们花大力气搞国产替代,就是为了不受制于人,结果现在反倒让受制于美国的台积电在咱们地盘上做大,这不是给自己埋雷吗? 有人说台积电能带来就业和产业链集聚,可这点好处跟长远损失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咱们本土企业起来了,一样能带动就业,还能培养自己的技术团队,形成真正属于咱们的产业链。 现在倒好,台积电赚走了大部分利润,本土企业却在苦苦支撑,年轻人宁愿去台积电拿稳定工资,也不愿去本土企业闯,长此以往,咱们自己的技术人才都要断层了。 你看2024年咱们芯片出口都超过手机了,一年出口1.15万亿人民币,可进口还花了3856亿美元,进口芯片单价比出口的高不少,说明高端芯片还得靠进口,但成熟制程咱们明明能自给,却还要让台积电来分一杯羹。 这就像家里自己会做饭,却非要花钱请外人来做,还让外人用家里的米、家里的锅,做完了饭自己只吃一口,大部分都让外人拿走了,剩下的锅碗瓢盆还得自己洗,这道理搁谁身上能想通? 台积电现在就是把咱们这儿当成“提款机”和“避风港”,海外工厂亏得一塌糊涂,全靠南京厂输血。 它2021年宣布三年投1000亿美元扩产,其中就包括南京厂,说白了就是看中了咱们的市场和低成本,不是来帮咱们发展的,是来薅羊毛的。 咱们要是再不清醒,继续给它开绿灯,等本土企业都被挤垮了,再想重建可就难了,到时候台积电说涨价就涨价,咱们只能任人宰割,这才是最可怕的“技术殖民”。 所以项立刚呼吁管一管台积电,太有必要了,不是说要关门打狗,而是得一碗水端平,不能再给台积电特殊待遇,要把政策和资源真正给到本土企业,帮它们抢回市场,让它们有资金搞研发。 只有咱们自己的芯片企业强了,成熟制程站稳脚跟,再向高端突破,才能真正不受制于人,这才是长久之计,总比现在这样“自己掏钱砸自己”强百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