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一条消息,让全球汽车业松了口气。 11月8日,荷兰政府放出话来,准备搁置针对安世半导体的管制令。这意味着被贸易争端卡住的汽车芯片供应链,终于要动起来了。 德国的欧摩威已经宣布,安世半导体的芯片正从中国运往匈牙利分销中心。另一家巨头博世也拿到了许可,之前因为缺芯停摆的生产线,看来要重新转起来了。 说起来这事儿闹了一个月。上个月荷兰以"经济安全"为由,从中国闻泰科技手里接管了安世半导体,咱们这边随即暂停相关芯片出口。这一下欧美汽车厂商慌了神——安世的芯片是很多汽车电子系统的"心脏",断供意味着生产线可能瘫痪。 现在荷兰政府松口,最快下周就暂停管制令,把控制权还给中国股东。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想缓和与中国的争端。毕竟全球汽车产业链环环相扣,谁也经不起核心环节掉链子。 这事儿最提气的是中国政府的态度。关键时刻硬气出手,守住了企业的合法权益,也让世界看到——想在半导体领域搞单边制裁,最后只会反噬自身。安世半导体作为中荷合资企业,本就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人为切断只会让大家都吃亏。 对普通人来说,这意味着买车可能不用再等那么久了。之前芯片短缺导致不少车型交付延期,现在供应链恢复,车价说不定也能稳一稳。 说到底,全球产业链不是谁家的后花园,合作才能共赢。荷兰这次的转向,恰恰证明了这个道理。以后谁再想搞"技术脱钩",得先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承受后果。 看着安世的芯片重新启程,就知道: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谁能真正孤立存在。互相尊重,守住规则,才是长久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