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央行行长扬言:得想想如何报复中国 当地时间11月7日,德国中央银行行长、欧

士气沉沉 2025-11-08 21:22:55

德国央行行长扬言:得想想如何报复中国 当地时间11月7日,德国中央银行行长、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约阿希姆·纳格尔(Joachim Nagel)再度放话称,一旦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持续恶化,欧洲应考虑采取相应报复措施。 据彭博社报道,纳格尔当天声称,欧洲需让中国清楚其行为正受到密切审视,且欧洲的核心产业必须得到保护。 “欧洲必须想想,当局势进一步升级时,我们是否需要采取报复措施,”他在法兰克福说,“但我的看法是,首先至关重要的是双方进行沟通。我认为我们应更深入地了解当前的实际情况。” 早前德国外长瓦德富尔临时取消访华行程,引起广泛忧虑,不久后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林拜尔计划于11月中旬“救场”访华。 纳格尔这番话不是空穴来风。他提到欧洲的核心产业必须得到保护,这背后其实是一连串已经发生的事情。大家可能还记得,欧盟前不久正式宣布要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 这个动作很大,因为电动汽车是未来工业的制高点,欧洲本土的车企,像德国的大众、宝马,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他们担心中国的电动车凭借着产业链优势和可能存在的补贴,会像潮水一样涌入欧洲市场,冲击他们苦心经营多年的基本盘。 这事儿还没完,中国那边很快也有了反应,对欧洲的白兰地、猪肉等产品展开了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这一来一回,火药味就开始浓了。纳格尔的“报复”言论,更像是给这团火又添了一根柴,让外界感觉,这场贸易摩擦似乎正在滑向一个更危险的边缘。 有意思的是,纳格尔在放出狠话的同时,又留了个活口。他紧接着说,最重要的还是双方沟通,得先搞清楚实际情况到底怎么样。这种又打又拉的姿态,恰恰反映了当前欧洲,尤其是德国在对华关系上的纠结心态。 一方面,经济上的竞争压力和所谓的“不公平”让他们觉得必须强硬起来,要保护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中国又是德国乃至欧洲不可或缺的贸易伙伴和巨大市场,彻底闹掰了,谁也受不了。这种矛盾心理,在德国政府内部的表现尤为明显。 就在纳格尔发声前不久,德国外长瓦德富尔临时取消了原定的访华行程,这事儿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其所属的绿党,在对华问题上向来持比较强硬的立场,他的这次“放鸽子”,无论官方理由是什么,在外界看来都像是一个不友好的信号,给本就有些紧张的德中关系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然而,戏剧性的是,外长前脚刚取消,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克林拜尔后脚就计划在11月中旬来华访问。这一下子就让局面变得微妙起来。 克林拜尔同样来自绿党,但作为经济部长,他肩上的担子不一样,德国的工业产值、就业岗位,都和与中国的经贸往来紧密相连。他的这次访问,被很多人解读为是来“救场”的,试图在外交关系出现波动时,稳住经济合作这个基本盘。 一个国家的两位重要高级官员,在短时间内对华释放出截然不同的信号,这本身就说明德国内部正在经历一场激烈的政策辩论。是应该更注重价值观和所谓的“去风险”,还是应该更务实地维护经济利益? 纳格尔的“报复论”,瓦德富尔的“取消访华”,以及克林拜尔的“计划救场”,这三件事串联起来,就像是一出多幕剧,展现了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在面对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时,那种既想竞争又怕脱钩的复杂心态。 他们似乎在寻找一个微妙的平衡点,既要在某些领域展示肌肉,又要在另一些领域保持对话与合作。但这个平衡点到底在哪里,恐怕他们自己心里也没底。 未来的路会怎么走,是走向更激烈的对抗,还是能找到一种新的共存模式?这恐怕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对此,你怎么看?

0 阅读:69

评论列表

我心永恒

我心永恒

1
2025-11-09 18:23

我们怕你报复吗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