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俞敏洪出了本新书《在路上:老俞的行走》,其中让我愣住了:“人把自己放小了,天地才会变大。”这句话乍一听挺有哲理,但越想越觉得别扭。难道我们真的需要把自己变小,才能拥抱更大的天地? 说起俞敏洪,我曾经也是他的“半个粉丝”。当年他创办新东方,为教育事业捐助物资,给人留下了正派、靠谱的印象。当时,他的个人形象是那么鲜明,自带光环。我甚至因为他的人格魅力买过他的书。要不是他本人的名气加持,书本身可能没那么吸引人。读完后却觉得平平无奇,甚至有些失望。 后来,东方甄选的董宇辉火了,直接改变了新东方的命运。可俞敏洪的表现却逐渐让人疑惑。他再三发表一些自我开脱的言论,甚至态度前后不一。这种“鸡汤式”表达,配上模糊暧昧的态度,让人质疑他的真实可信度。再回头看他说的那些金句,可能真的只是安慰别人的话,未必能用到自己身上。 或许,我曾经的期待过高了。俞敏洪并非灯塔,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我们给他镀上的金光,最终还是被现实打磨成了普通的色泽。对于那些标榜自己却难以付诸行动的人,你会相信吗?或者,你更看重什么——语言的哲理性,还是行动的真实感? 金句收尾:喜矣亦或失矣,光环终究得靠人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