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欠的钱快赶上全球GDP的四分之一了,居然还稳稳当当地在全球撒着军舰,特别是那11艘核动力航母,一艘一艘地往你家门口晃,谁看了不觉得魔幻?美国债务高达37万亿美元,却还能养得起11艘航母。 先看看美国债务的构成,大部分债主竟是美国自己。美联储持有的美债规模就达4.24万亿美元,占比近12%。国内银行、退休基金和普通老百姓也是美债大买家,本土持有者占总债务一半以上。这看似让还款压力没那么致命,但只是表象。 美元全球霸权才是关键支撑。尽管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降至56.3%,创1995年以来新低,但仍是“硬通货”。各国做国际贸易,尤其是石油等大宗生意,大多还得用美元结算。 即便沙特未续约石油美元协议,每天仍有超180万桶石油用美元交易。有了美元背书,美国发国债不愁没人买,日本持有超1.1万亿美元美债,英国也接近9000亿美元。 不过,当下形势正悄然变化。全球去美元化浪潮汹涌,金砖国家讨论建立新支付系统,若成功,将严重冲击美元地位。这就好比原本稳固的美元大厦,如今出现了裂缝。一旦美元霸权动摇,美债发行将面临困境,美国靠“借新还旧”维持债务的模式可能难以为继。 从军事角度看,美国航母部署有新动向。2025年初,美国海军宣布增加在亚太地区的航母存在。这一举措背后,是美国试图通过军事力量维持全球霸权。 但航母的维护和运营费用高昂,美军军费里40%用于人员装备的日常培训、操作及维护,这部分钱涵盖了航母编队的各项开支。 如今美国军费持续高企,2025财年国防预算再创新高,可国内基础设施老化、教育医疗等问题突出,军事开支与国内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这就像一个家庭,把大部分收入用于炫耀性消费,却忽略了家庭的基本建设,长此以往,必然出现问题。 新兴经济体对美债的态度也在转变。近年来,印度、巴西等国逐步减持美债,增加黄金等资产储备。这反映出全球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和债务前景的担忧。 就好比一群人原本信任一个朋友,愿意借钱给他,但现在发现这个朋友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差,就开始纷纷收回借款,寻找更可靠的投资对象。 科技竞争也给美国债务与军事带来影响。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激烈,美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投入巨大。科技发展是把双刃剑,若能在科技竞争中占据优势,可能提升美国经济实力,缓解债务压力,为军事投入提供更多资金;但若竞争失败,经济下滑,军事投入必然受到影响,航母的维护和运营也可能成为问题。 美国这种靠“吸血”全球维持的平衡,终究有到头的一天。美元霸权若彻底垮掉,11艘航母的吃喝拉撒真就成了大问题。美国现在就像走在钢丝上,一边是债务的深渊,一边是军事霸权的诱惑,稍有不慎,就可能摔得粉身碎骨。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