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长沙县一鱼塘用辣椒喂鱼,引网友关注。11月6日,鱼塘主人匡科向九派新闻

语蓉聊武器 2025-11-08 14:12:56

近日,湖南长沙县一鱼塘用辣椒喂鱼,引网友关注。11月6日,鱼塘主人匡科向九派新闻介绍,鱼塘有60亩,大概有2000多尾鱼,最多时一天能喂一万斤辣椒,人吃的辣椒都能喂,“有朝天椒、小米椒,鱼吃了后确实体型更漂亮、口感更好,鳞片金灿灿的。”匡科表示,喂鱼的辣椒都是“捡”农户不要的,他们有的卖不掉,有的快烂了,就免费收回来,“用辣椒喂鱼成本更低,也更省事,让我们去种草割草,我们也吃不了那份辛苦。” 每年长沙本地辣椒产量超50万吨,其中约3%因品相瑕疵、超期滞销成为“废弃椒”,这些辣椒若不及时处理,要么烂在田间地头污染土壤,要么由商户支付每吨120元的清运费拉去填埋。 这是长沙农产品流通领域长期存在的“废弃物难题”。 而长沙县一片60亩的鱼塘,却让这些“无用椒”变成了生态养殖的“香饽饽”,还催生出一套农产品循环利用的新模式。 运营这片鱼塘的匡科,并非水产行业新手。 他此前做了8年农产品运输,常年往返于田间和物流园,深知废弃物处理的痛点。 2024年,他和做建筑材料生意的好友姜胜合伙承包鱼塘时,最初也按常规模式投喂颗粒饲料,直到一次帮海吉星商户运输滞销辣椒,才萌生了新想法。 “当时商户李姐说,每月光清运废弃辣椒就要花2000元,我突然想,这些辣椒没毒,说不定能当鱼饲”匡科回忆道。 这个想法并非空想。 匡科此前运输农产品时,曾见过农户用废弃菜叶喂猪,他结合自身经验,先找湖南省水产学会咨询,学会工程师建议先做小范围试喂。 随后,他联系了海吉星3家辣椒批发商、周边5个辣椒种植户,达成“零成本取椒”合作:商户和农户提前挑出霉变辣椒(避免污染水质)。 匡科每天清晨5点开车拉运,不仅帮对方省去清运费,还会顺手帮农户拉走其他滞销蔬菜的边角料。 试喂过程比想象中更精细,第一周,匡科按“70%辣椒+30%水草”的比例切碎混合投喂,每天观察鱼的粪便——若粪便呈颗粒状,说明消化正常。 若松散则减少辣椒比例,第二周调整为“85%辣椒+15%水草”,第三周完全投喂纯辣椒。 起初,草鱼、鲤鱼仅在岸边试探,鲫鱼先主动啄食。 到第四周,2000多尾鱼已能在辣椒倒入后20分钟内抢食完毕,部分鱼甚至会跃出水面顶食,活跃度比喂饲料时提升不少。 这种“生态辣养鱼”模式的效益远超预期。 经济层面,除了4000斤辣椒等效1000斤饲料(日省2000元),因鱼免疫力提升,每月用药成本从800元降至300元,水电费也因换水频率减少省了500元,一年综合成本降低75万元,年盈利从最初的10万元增至20万元。 生态层面,每年约300吨废弃辣椒被循环利用,减少了填埋产生的甲烷排放,鱼塘水质经检测达到Ⅲ类水标准,符合绿色养殖要求。 社会效益更辐射到周边,海吉星批发商李姐算了笔账:“以前每月2000元清运费,现在一分不花,还帮了养殖户。” 农户王建国的5亩辣椒地,每月近千斤滞销椒有了去处,“不用看着辣椒烂在地里心疼了”。 鱼塘周边的小卖部老板也说,周末钓友增多后,饮料、零食销量比之前翻了一倍,“连带我们也沾了光”。 这种模式还得到了行业与政策认可。 湖南省水产学会将其列为“2025年绿色养殖示范案例”,长沙市农业农村局为鱼塘发放了每年5000元的生态养殖补贴。 匡科最近还接待了来自四川、江西的养殖户考察——四川已有农户尝试用废弃花椒叶喂鱼,效果类似。 江西则计划推广“废弃柑橘皮喂鱼”模式。 如今,每到周末,鱼塘岸边停满市区来的私家车,钓友们钓起鳞片泛着光泽的鱼时,常会问匡科养殖秘诀。 他总会指着岸边分拣好的辣椒筐说:“哪有什么秘诀?就是把别人不要的‘废东西’用对了地方,既养好了鱼,又帮了农户,这才是真的划算。” 而在海吉星市场,越来越多的商户开始主动联系养殖户,希望能让自家的废弃农产品“再就业”——一场由辣椒喂鱼引发的农产品循环革命,正在长沙悄悄展开。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82

评论列表

黄杰

黄杰

1
2025-11-08 16:27

成本降低75万,盈利增加10万。我只能想到偷税漏税了

猜你喜欢

语蓉聊武器

语蓉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