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这次想开了,好消息! ​荷兰当局今天发出了令人振奋的消息,2025年11月7

海棠听风时间啊 2025-11-08 13:17:23

荷兰这次想开了,好消息! ​荷兰当局今天发出了令人振奋的消息,2025年11月7日,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对外表示,他与东方大国的会谈富有建设性成果。东方大国将很快送达安世半导体所需的新芯片,荷方将恢复对安世的供货。 这哪是“想开了”,分明是被现实打了脸!谁忘了一个月前,荷兰刚用冷战时期的法律冻结中资对安世的控制权,还任命临时CEO切断晶圆供应,摆出一副紧跟美国制裁的强硬姿态。 安世可不是普通企业,作为闻泰科技全资子公司,它手握全球14%的汽车功率半导体市场,MOSFET和IGBT芯片直接供本田、福特这些巨头。停供才几周,墨西哥的本田工厂就减产20%,福特的新车交付排到了明年。 荷兰本土也没好过。奈梅亨的安世工厂2000多名员工工时缩减,周边配套供应商丢了超10亿欧元订单,议会反对党直接质问政府“为了美国利益,要拖垮自家产业吗”。 东方大国送来的“新芯片”才是关键!这可不是普通替代品,而是绕开美国技术限制的自主方案,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加急代工,刚好匹配安世的封装测试需求。荷兰算得明白,再拒收,全球客户就要被中国本土厂商抢走了。 背后的博弈藏不住。美国之前逼荷兰扩大光刻机管制,甚至卡着ASML的技术出口,可中美釜山会谈后关税缓和,荷兰突然发现自己成了“夹心饼干”。继续硬扛,既拿不到美国的实际好处,还得丢中国市场。 ASML的处境更尴尬,它的光刻机需要中国的高纯稀土磁体,90%依赖东方大国的冶炼技术。荷兰升级芯片管制后,ASML的中国订单占比从35%骤降,蔡司等供应商已经开始抱怨营收滑坡。 这场闹剧早该结束。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早就是“你中有我”,安世80%的封装测试在东莞,荷兰的晶圆离不开中国的下游产能,强行切割只会两败俱伤。欧洲汽车工业协会早就预警,再拖一个月,欧盟汽车产量得降5%。 荷兰的转变,本质是认清了“单边制裁行不通”。靠美国施压就能遏制技术进步?东方大国一边豁免安世特定出口,一边加速光子芯片等新赛道布局,早已不是任人拿捏的模样。 这不是妥协,是务实的选择。当全球都在为供应链稳定焦虑时,荷兰用行动证明,跟着美国搞“脱钩断链”只会自食苦果,而尊重市场规律、开展平等合作,才是共赢的正道。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6

猜你喜欢

海棠听风时间啊

海棠听风时间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