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狂抢稀土矿,中国却笑而不语!背后这盘大棋太绝了 各位老铁,最近特朗普在关键矿产上动作频频,简直把矿产外交玩出了新高度。10月底,他跟马来西亚签了协议,说要确保稀土供应链多元化;又跟日本签了框架文件,要一起搞稀土供应链。美国还砸了7.5亿美元,要在美国本土生产稀土磁体,说是要摆脱对中国依赖。 但你们发现没?中国这边却没像以前那样紧,反而松了。这背后藏着什么大招?今天大叔就带大家扒一扒这背后的门道。 先说说特朗普的稀土困局。美国自己稀土储量不少,但加工能力几乎为零。中国占了全球90%的稀土加工能力,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特朗普想摆脱依赖,得从头开始建供应链。但专家说了,建成所需产能也至少要十年时间,这哪是速成啊。美国智库CSIS分析,供应链的坚固程度取决于最薄弱环节,他们现在连基础都没打牢。 再看看中国,咱们在矿产资源上早就布局了。2024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150处,锂矿、稀土等战略性矿产找矿取得进展。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矿产资源生产、消费和贸易国,有13种矿产产量占全球50%,23种矿产消费量占全球50%以上。 中国不紧反松,是想打持久战。就像文章里说的,稀土这张牌既然打了只能打一次,但这一次要用的很长久。中国不是怕美国抢资源,而是知道长久不是剧烈的零和博弈,而是长久要保持长期领先。 看看中国对澳矿产政策就知道了。中国暂停美元结算购买澳大利亚铁矿石,推动人民币计价和期货定价,核心是争夺全球铁矿石定价权。这种策略既保持了合作空间,又掌握了主动权。 更绝的是,中国在非洲、南美等地的矿产布局,让那些国家明白利益的获取都是来自于跟中国关系的建立。美国给点好处,但这些国家心里清楚,这好处是从哪来的。 说白了,中国不跟美国硬碰硬,而是用时间换空间。美国在关键矿产上投入再多,也得等十年才能见效。而中国,早就把产业链建得稳稳的,还带着非洲、南美国家一起发展。 大叔想问:你觉得中国这种不紧反松的策略,是高明还是冒险?是不是比美国的速成更胜一筹?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点赞关注,咱们下期继续聊国际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