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知名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曾毫不客气地说,永远不要低估美国能有多残忍无情,它绝不容忍实力相当的对手存在,残暴的美国不会停止遏制中国策略。不过他坦言,中国人清楚地意识到,弱小意味着什么?百年屈辱教会中国人,必须自己强大起来。 说实话,这位芝加哥大学的“进攻性现实主义”大佬,近几年是越来越敢说,2024年还在斯坦福大学的论坛上补了一句:“美国遏制中国不是选不选的问题,是国际体系下的必然选择”。 他那本2001年出版的《大国政治的悲剧》,当年没多少人当真,可如今翻开来,字里行间全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咱得承认,美国这些年的遏制动作,简直是一步步照着他的理论来的,而且手段越来越没底线。 从2022年逼着荷兰ASML暂停对华出口先进光刻机,到2023年拉拢菲律宾在南海搞“联合巡航”,再到2024年限制中国AI企业使用国际云服务,连民间的学术交流都要横加干涉,动辄给学者扣“安全威胁”的帽子。 更让人不齿的是,它还在国际上到处煽风点火,撺掇盟友对中国搞“去风险化”,说白了就是变相的经济封锁。 米尔斯海默其实早就点透了核心,他说美国怕的不是中国“称霸”,而是中国打破了它独家垄断的“现代化模板”。 这话真说到点子上了,以前美国总说“跟着我走才能富”,可中国偏用自己的路走出了不一样的风景。 就说中老铁路吧,通车三年多,直接让老挝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沿线的农产品当天就能运到中国,这种实打实的改变,比美国那些附带政治条件的“援助”管用一百倍。 还有埃及的新行政首都,中国帮着建的轻轨、医院、住宅,让当地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发展的红利,而美国在中东搞了几十年,留下的只有战乱和分裂。 可偏偏有些国内的所谓“专家”,还在鼓吹“落后不一定挨打”,拿不丹当例子,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他们怎么不提,不丹的国防预算要报备印度,境内的水电资源被印度公司垄断,连国家的经济政策都要先问印度的意见,这哪里是主权国家该有的样子? 咱中国人对“弱小”的痛,可比谁都清楚,从鸦片战争时的割地赔款,到抗战时期的山河沦陷,再到建国初期被西方全面封锁,每一段历史都在提醒我们,实力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美国的狠辣早就有先例,当年广场协议让日本经济停滞二十年,冷战时期把苏联拖入军备竞赛,现在对付中国,不过是换了套“文明”的外衣。 可它没料到,中国不是日本,也不是苏联,我们既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又有庞大的国内市场,更有不服输的韧劲。 国产大飞机C919批量交付,打破了波音和空客的垄断;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问世,让中国在尖端科技领域站稳脚跟;就连被卡脖子的芯片领域,长江存储的3DNAND闪存也实现了规模化量产。 其实米尔斯海默的警告,对中国来说更像是一剂清醒剂,它让我们明白,大国崛起从来没有坦途,妄想靠别人的“仁慈”过日子,根本不现实。 中国的强大,从来不是为了和谁争霸,而是为了不让历史重演,为了在国际舞台上拥有说话的底气。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