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张树义刺死7名日军,已精疲力尽。就在此时,一身材高大的日军,再次嚎叫

浅笑对风吟 2025-11-08 11:58:13

1939年,张树义刺死7名日军,已精疲力尽。就在此时,一身材高大的日军,再次嚎叫着向他冲来。他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手往后一摸,顿时有了主意。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39年秋天,河北灵寿县的山地里已经能闻到冬天的寒意。 张树义带着机枪连的弟兄们守在五台山的一处阵地上,这些日子日本人的攻势越来越猛,他们这支队伍的任务就是拖住敌人,给大部队转移争取时间。 张树义是个老兵了,参加八路军两年多,从个普通民兵干到了机枪排长。 他个子不算太高,但身手利索,尤其会使机枪,战友们都管他叫"活扳机"。 阵地上寒气很重,战士们的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但谁也顾不上这些,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山下的动静。 这天后半夜,日本人突然摸上来了。 哨兵刚喊了一嗓子就被子弹撂倒,张树义一个骨碌从草铺上爬起来,抄起机枪就往外冲。 月光底下,能看见黑压压的鬼子兵正往山上爬。 他立即指挥弟兄们分成两拨,占据道路两旁的有利地形,等着敌人走近。 山风刮得正紧,吹得人脸上生疼,可战士们全都屏着呼吸,手指扣在扳机上,就等排长下命令。 日本兵越来越近,连他们叽里呱啦的说话声都能听见了。 张树义大手一挥,几挺机枪同时开火,子弹像泼水一样扫向敌群。 这突如其来的火力把日本人打懵了,丢下十几具尸体就往后退。 趁着这个空当,八路军的主力部队开始有条不紊地向后山转移。 山路上脚步声杂乱,但队伍一点都不乱,这都是平时训练的结果。 可没过多久,日本人又组织起更凶猛的进攻。 这回他们学乖了,不再挤成一团,而是分散开来,借着石头和树木的掩护往上冲。 张树义知道这回不好对付,他让弟兄们节省子弹,等敌人靠近了再打。 战斗从半夜打到天蒙蒙亮,机枪连的子弹快打光了,这时他们发现山下有一支八路军的炮兵小队被日本人围住了。 眼看战友遇险,战士们个个急红了眼。 "不能见死不救!"张树义带着剩下的二十几个战士冲下山去接应。 他们用手榴弹炸开一个缺口,让炮兵们冲了出来,可自己却被日本人缠住了。 子弹打光后,双方就拼起了刺刀。 张树义记得那会儿太阳刚出来,山沟里还飘着薄雾,他能清楚地看见对面日本兵狰狞的脸。 刺刀碰撞的声音听得人心里发毛,可这时候谁也顾不得害怕了。 这场白刃战打得惨烈。 张树义凭着在部队里练就的拼刺本领,接连捅倒了三个鬼子。 他一边打一边留意着身边的战友,看见谁危险了就赶紧过去帮一把。 打着打着,他发现自己离主力越来越远,身边就剩下五六个弟兄了。 这时候,一个身材特别高大的日本军官盯上了张树义。 这人使一把指挥刀,一看就是个练家子。 张树义已经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了,可还是硬撑着迎战。 两人你来我往打了十几个回合,张树义渐渐支撑不住,被逼得步步后退。 退着退着,他的后背突然撞上了一堵土墙。 这墙是用泥土混着麦秸夯成的,年久失修已经塌了半截。 张树义心里一凉,以为这下完了。 可就在日本军官举刀劈来的瞬间,他突然灵机一动,侧身往旁边一闪。 军官的刀深深砍进土墙里,一时拔不出来。 张树义抓住这个机会,用尽最后力气把自己的刺刀扎进了对方胸口。 这场仗打下来,张树义一个人就消灭了八个日本兵。 消息传到团里,首长亲自给他颁发了“一等战斗英雄”的奖状。 可是荣誉归荣誉,仗还得继续打。 第二年秋天在阜平县龙泉关的战斗中,张树义被日本人的炮弹炸伤了双腿,虽然保住了性命,却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冲锋陷阵了。 退伍回家的张树义没有闲着。 他拖着残废的双腿,硬是靠双手爬上山开荒种地。 村里人佩服他的劲头,选他当生产队长。 他领着大伙开垦荒地,种粮食支援前线。 1950年,他还去北京参加了全国劳模大会,见到了毛主席。 1983年,77岁的张树义安详地走了。 他这一辈子,打过仗,受过伤,种过地,得过奖,是个真正的硬汉子。 至今灵寿县的老人们提起他,还会竖起大拇指说:“那可是条好汉!”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河北人物】集战斗英雄、劳动英雄、开国劳模于一身的传奇人物张树义)

0 阅读:3209

评论列表

冰川

冰川

5
2025-11-08 16:47

影视剧里拼刺刀厉害的是狼毒花,我认为日本如果不是岛国,他自己拼刺刀能杀到东京

张煮溪

张煮溪

5
2025-11-08 18:15

不太清楚,

风灵无畏

风灵无畏

2
2025-11-08 23:16

向英雄致敬!

用户30xxx10

用户30xxx10

1
2025-11-08 12:35

挺好的。

无名

无名

1
2025-11-08 18:39

拼刺高手[赞][赞][赞]

浅笑对风吟

浅笑对风吟

关注我,一起看一看人间万千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