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快了撤离,而日本只能坐等灭亡。还以为中国抛售美债只是日常操作?错了。 真

晓蓝团赏 2025-11-07 18:42:10

中国加快了撤离,而日本只能坐等灭亡。还以为中国抛售美债只是日常操作?错了。 真正让人心里一紧的是数字。财政部6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里,中国手里的美债降到7684亿美元,比5月少了119亿,连续第三个月下降。看起来不多,可把时间拉长,一年里已经减了1164亿,回到2009年的水位。 有人说是为了稳汇率,有人说为了买黄金,都对,但都只说了一半。另一半藏在俄罗斯那件事里。 去年2月,俄罗斯被踢出SWIFT,3000亿外汇储备里的一半立刻被冻结。那笔钱里,美元资产占大头,美债、美元存款、货币基金,全锁在欧美清算系统里。莫斯科后来想拿黄金付账,运油轮得绕半个地球,成本直接翻倍。 从那天起,北京这边的思路就变了。外储不再单纯追求收益,而是先想安全。美债流动性最好,可一旦出事,流动性瞬间归零。于是策略变成把美元资产往三个方向拆:一部分买黄金,一部分换成欧元日元,一部分干脆回国内做特别国债。这样哪怕哪天被制裁,手里还有能动的硬通货。 日本那边的选择刚好相反。财务省7月国际收支显示,日本增持了38亿美债,总持仓冲到1.15万亿,创2022年8月以来新高。东京不是没看到俄罗斯的例子,而是有别的算盘。 日本手里最大的一张牌是美日利差。十年期美债收益率4.2%,日本十年期国债0.9%,套息空间超过300个基点。只要日元不剧烈升值,银行财团拿日元换美元买美债,一年稳稳赚3%无风险收益,比国内放贷强太多。 可这套逻辑的前提是美元信用不崩。一旦美债被大规模冻结,利差再高也拿不回来。日本央行心知肚明,却只能继续买,因为国内实在找不到能装下那么多资金的池子。企业投资意愿低,股市分红率1.8%,房市租售比2%,都比不上美债一根手指。 更麻烦的是,日本财政赤字已经连续六年超过GDP的5%,政府债务260%,每年新发国债40万亿日元,谁来买?只能指望央行印钱。印钱就得抛日元买美债,等于把风险全压在美国身上。 于是出现一个怪现象。中国越减,日本越增,两边像在玩拔河。市场把这叫再平衡,其实就是把风险重新洗牌。 网友在论坛里算过一笔账。中国现在一年利息支出大约1400亿美元,只要手里美债降到5000亿以下,即使全部被冻结,利息损失也能靠黄金和特别国债对冲。日本不同,一年利息收入300亿,美债若被冻结,财政赤字立刻爆表,连养老金都发不出来。 华尔街的报告也提到,日本银行体系持有的海外证券占总资产18%,比例全球最高。一旦美债价格急跌,资本金立刻缩水,连锁反应比2008年雷曼还快。美联储前副主席克拉里达在东京演讲时委婉提醒,过度集中单一资产会带来系统性风险。东京方面回应说,会考虑多元化,但暂时找不到替代品。 回头看,中国的减持速度其实不算快。真正加速的是今年三月之后,每月多减100亿。时间点正好是美国财政部公布新一轮对俄制裁名单之后。北京没明说,但市场都懂,这叫提前拆弹。 日本也不是完全没动作。财务省悄悄把一部分美债换成短期票据,期限从平均6.4年降到5.7年。可总量太大,这点调整杯水车薪。 普通人可能觉得这些事离自己很远。其实汇率已经给出信号。人民币兑美元从7.3回到7.1,日元却还在160徘徊。交易员说,这不是经济好坏,而是市场对两国底牌的投票。 再过半年,美联储可能开始降息。到时候美债价格涨,中国手里的仓位更低,日本仓位更高。如果美国真的在某天动用冻结大棒,日本就成了最大输家。 历史书里,每一次大国角力,最后买单的都是跟得最紧的那个。这一次,轮到了日本。

0 阅读:5

猜你喜欢

晓蓝团赏

晓蓝团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