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内消息称,一些支持俄罗斯对乌克兰开战的强硬派人士遭遇了普京政府的无形打压

云景史实记 2025-11-07 18:24:46

俄罗斯国内消息称,一些支持俄罗斯对乌克兰开战的强硬派人士遭遇了普京政府的无形打压,他们的社交媒体账号都被贴上了“外国代理人”的标签。 就拿那个叫斯特列尔科夫的来说,这人以前是俄罗斯民间武装的头头,打克里米亚、打顿巴斯的时候都冲在前面,算是普京手里的 “急先锋”。 可后来他越来越不满足,天天在社交媒体上骂,说普京政府打乌克兰太 “软”,说 2022 年才开战根本晚了,早个三五年动手,乌克兰连反抗的力气都没有;还说现在前线指挥不力,武器给得不够,骂政府 “磨磨蹭蹭误大事”。 结果呢?今年年初,他的社交媒体账号直接被标上了 “外国代理人”,不光发的内容要被审核,还得定期向政府报备收入 —— 这明摆着就是不让他再随便发声了,怕他搅和了政府的打算。 可能有人会问,普京为啥要对自己人下手?其实道理很简单,打了快三年了,俄罗斯的家底快扛不住了。 咱看数据就知道,俄罗斯去年的 GDP 因为战争下降了 2.1%,今年虽然有点回升,但主要靠卖能源,制造业、民生领域还是不行 。老百姓的工资没涨多少,物价却一个劲地涨,面包、牛奶这些日常用品,价格比战前高了快三成。 前线更不用说了,兵员一直缺,去年还搞过 “部分动员”,征了 30 多万人,可还是不够用;武器装备也消耗太大,坦克、炮弹的库存快见底了,连苏联时期的老装备都翻出来修修往前线送。 再这么硬打下去,国内老百姓的怨气肯定越来越大,普京心里比谁都清楚,不能再被那些强硬派绑着走了。 而且国际上的情况也不允许俄罗斯再硬扛。以前还有中国、印度这些国家在经济上帮衬着,可现在连这些国家都在劝和,希望俄乌坐下来谈。 欧盟虽然还在制裁俄罗斯,但也开始松口,说只要俄罗斯愿意和谈,部分制裁可以考虑取消。美国那边,拜登政府因为大选,也想早点结束这场战争,免得再花钱又惹民怨。 这时候,如果俄罗斯还跟着强硬派的节奏走,喊着 “打到最后一个人”,那不就把所有缓和的机会都堵死了?普京是老政治家,肯定不会干这种傻事。 再看看那些被打压的强硬派,他们的诉求其实很自私。他们要么是靠煽动战争情绪捞政治资本,要么是背后有军工集团的利益。 打得多,军工企业赚得就多。就像斯特列尔科夫,他一直想在军方和民间武装里搞自己的势力,要是战争一直打下去,他的影响力只会越来越大,这对普京来说是个大威胁。 还有些强硬派议员,天天在杜马(俄罗斯议会)里喊着要 “扩大战争规模”,可他们自己的孩子没一个上前线的,都是让普通老百姓的孩子去送死。 这种人,普京以前是需要他们来稳定国内舆论,现在要转向和谈了,他们自然就成了 “障碍”,不打压他们打压谁? 可能有人会说,“外国代理人” 这个标签是不是太轻了?其实这已经是很明显的信号了。在俄罗斯,被贴上这个标签,就意味着你不能再参与公共事务,不能接受国外资助,连跟媒体合作都受限制 。 说白了就是让你从公众视野里消失。以前普京政府很少用这个手段对付国内的 “自己人”,现在用在这些强硬派身上,就是告诉所有人:政府的路线要变了,谁再敢阻挠和谈,就别怪我不客气。 还有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就是俄罗斯最近跟乌克兰的 “默契停火”。 上个月,俄乌在前线多个地区都减少了进攻,虽然没正式宣布停火,但双方的炮击次数比以前少了一半还多。有消息说,两国已经通过土耳其秘密接触,谈了战俘交换和局部停火的事。 这时候,如果那些强硬派还在社交媒体上喊着 “不能停火,要乘胜追击”,不就等于拆政府的台吗?所以普京政府赶紧打压他们,就是怕他们搅黄了这些秘密谈判。 咱再想想,普京从上台到现在,二十多年了,他最擅长的就是平衡各方势力。以前他让强硬派和温和派相互制约,现在温和派的声音越来越大,强硬派的作用就没了。 但话又说回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只能牺牲这些少数人的利益。要是再顺着强硬派的路子走,俄罗斯可能真的要陷入长期战争的泥潭,到时候别说和谈了,国内能不能稳定都难说。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普京以前那么强硬,怎么现在变软了?其实这不是软,是务实。打仗打的是钱,是民生,是国家的未来。 普京不是不想赢,而是知道怎么才算 “赢”, 能在谈判桌上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保住克里米亚、让顿巴斯地区独立,同时让国内经济恢复,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这才是真的赢。 要是跟强硬派一样,非要把乌克兰彻底打垮,最后把自己的国家拖垮了,那才是真的输。 国家大事不是喊口号那么简单,得看实际情况,得权衡利弊。普京这么做,虽然看起来有点 “不近人情”,但对俄罗斯来说,却是最正确的一步棋。

0 阅读:0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