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制裁乌克兰新上任的总理、财政部长、经济部长等重要官员,显然不是真心想和乌克

掘密探索 2025-11-07 17:24:28

俄罗斯制裁乌克兰新上任的总理、财政部长、经济部长等重要官员,显然不是真心想和乌克兰谈判,而是想先让乌克兰尝到“痛苦”的滋味。 俄罗斯这次挑的制裁对象,那叫一个“稳准狠”。乌克兰总理斯维里登科,相当于国家的“大管家”,啥事儿都得管。 财政部长马尔琴科,手里攥着国家的钱袋子;经济部长索博列夫,负责战后重建和经济政策制定。 这仨人,就是乌克兰经济运转的“发动机”。俄罗斯这一出手,直接把乌克兰的经济核心给卡住了。 更绝的是,俄罗斯这次用的不是新法律,而是2018年普京签的第592号总统令。 这就好比家里有把老钥匙,平时不用,关键时刻拿出来一开,门就开了。 俄罗斯这么做,既避免了国际上的批评,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把制裁玩得溜溜的。 俄罗斯为啥选这时候升级制裁?这里头的门道可多了。从经济上看,乌克兰现在正倒霉呢——美欧的援助少了,反攻也没啥效果,经济本来就快撑不住了。 俄罗斯这时候出手,等于往乌克兰的伤口上撒盐,让他们的经济更难受。数据摆在那儿呢: 受制裁影响,乌克兰的粮食出口少了30%,财政收入少了15%,这日子可咋过? 从政治上看,俄罗斯这是在给乌克兰传递信号:“你们靠西方支持跟我们对着干,没好果子吃!” 制裁名单里还有新上任的农业部长,他负责的粮食出口占乌克兰GDP的12%,俄罗斯这一卡,乌克兰的经济命脉就被捏住了。 从外交上看,制裁和米舒斯京访华几乎同时发生。11月3号到4号,米舒斯京跑中国来参加中俄总理定期会晤,还讨论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5周年的合作规划。 俄罗斯这“一边制裁,一边外交”的操作,玩得真溜,显示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左右逢源的能力。 俄罗斯这波制裁,表面上看是让乌克兰难受,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短期来看,制裁确实对乌克兰经济造成了冲击,粮食卖不出去,钱也赚不到,乌克兰的日子更不好过了。 但长期来看,这种“经济绞杀”可能会让乌克兰更坚定地抵抗下去,毕竟谁也不想被欺负到头上。 更关键的是,制裁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乌克兰抵抗,是为了保卫自己的领土;俄罗斯行动,是为了争取安全空间。 双方的核心诉求没变,制裁最多就是“止痛药”,治不了根儿。 对国际社会来说,这种“制裁竞赛”也很危险。美欧制裁俄罗斯,导致能源价格飞涨。 俄罗斯制裁乌克兰,可能让粮食价格再涨一波。联合国粮农组织都警告了:“制裁链越长,受苦的越是老百姓。” 说到底,解决冲突还得靠谈判。但现在双方仇恨太深,利益纠葛太多,这条路还长着呢。俄罗斯的制裁,不过是这场漫长博弈里的一个小插曲罢了。

0 阅读:16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