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这两天心里多半不是滋味,全运会火炬穿越粤港澳,香港三大家族齐上阵,澳门何家

地缘历史 2025-11-07 14:32:18

李嘉诚这两天心里多半不是滋味,全运会火炬穿越粤港澳,香港三大家族齐上阵,澳门何家更是倾巢而出,偏偏李家的身影消失在聚光灯外,为什么?答案不说自明。   火炬在手,是荣耀,更是态度。   2025年11月2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在粤港澳大湾区传递,香港站场面盛大。   路线穿越中环、金紫荆广场和启德体育园,全程十公里,既是体育的象征,更是国家意志的表达。   湾区融合,是摆在每个香港家族面前的现实选择。   新鸿基的郭基辉亲自上阵,新世界的郑志雯以社会代表身份登场,恒基兆业的李家诚更是早早列入第6棒。   而澳门何家姐妹何超琼、何超凤一前一后,毫不含糊。   四大家族齐聚三家,火炬一传,不只是传递运动精神,更是传递政治认同、社会责任和家国立场。   谁在场,谁缺席,谁在表态,谁在沉默,全都写在名单上。   偏偏李嘉诚的两个儿子,一个都没来。李泽钜、李泽楷不露面,长和系也没有出现在任何赞助名单中。   甚至连企业展区都没设,只有一条简单的祝贺横幅挂在墙上,像是例行公事的一纸声明,毫无温度。   这不是疏忽,这是态度,是距离,是李家在这个节点上刻意划出的边界。   其他家族在火炬传递中各显其能,恒基兆业趁机发布“湾区千套刚需房”计划,新鸿基推广青年科创基金。   郑家则在深圳推进珠宝产业园,郭家深度参与北部都会区建设。   澳门何家更不用说,姐妹联手,亲自上阵,媒体盛赞“主动拥抱国家战略的典范”。   而李家,一言不发,连影子都找不到。   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偶然。   3月那场港口争议还历历在目,李嘉诚家族旗下长和集团悄然宣布将43个港口卖给美国财团,其中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核心港口。   中国商船货运量占运河20%以上,那可是地缘战略命脉。外交部罕见点名,国务院港澳办也转发社评,措辞严厉。   结果,原定的交易被叫停,145天后才草草修改,引入中远集团,才算勉强“回头”。资本可以逐利,但不能踩着国家底线逐利。   就在今年7月,李泽钜被正式移出香港特首顾问团名单,成为四大家族中唯一落选者。   这不是一次人事调整,是一次态度评估。   李家的政治边缘化,不是别人动的手,是自己慢慢退的步。   10月底的那场泼漆事件,更像是压垮形象的最后一击。   一名49岁的男子冲进长江集团中心,泼红油漆、打伤保安,要求见李嘉诚。警方没有公布动机,但舆论已经沸腾。   曾经的“超人”,如今成了香港社会矛盾的焦点。   从2015年起,李嘉诚家族持续抛售中国内地资产,上海、北京、广州几乎清仓套现,总额超1700亿港元。   而资金却一股脑流向英国、新加坡、越南,英伦水务、新加坡家办、胡志明地产,全都成了李家的新宠。   别人深耕湾区,他却绕开中国,走向海外。湾区是国家战略,他却另起炉灶,独行其道。   其他家族在转型,在融入,在适应。   新鸿基押注半导体,恒基兆业进军新能源,郑家发力医疗科技,澳门何家则加码大湾区文旅项目。   他们不是在简单赚钱,他们在对接国家需要,在兑现自己的“身份认同”。   李嘉诚曾说,“我只是个商人。”这句话曾被奉为金句,如今却显得格格不入。   2025年的中国,已经不是2005年。时代的风向变了,从套利到责任,从个人到国家,从“赚快钱”到“做贡献”。   国家发改委刚在10月定调,引导资本投向科技创新和民生短板。这不是建议,是方向。谁跟得上,谁就有未来。   谁犹豫、谁迟疑,谁就被甩在后头。这不是针对李家,而是对所有资本的筛选。时代不再需要套利者,而需要建设者。   从火炬的传递,到火炬的缺席,一切都不是偶然。   当全运会的火焰在湾区闪耀,照亮的不只是体育场,还有人心的温度和立场的坐标。   谁在沐光前行,谁在背后踟蹰,谁在用行动证明忠诚,谁在用沉默表达距离,观众都看得一清二楚。   火炬照不亮的人,不是没机会,而是自己躲开了。   全运会不是商业秀场,不是名流聚会,是国家情绪的表达,是政治共识的仪式。   李家的缺席,不只是一次活动的旁观,更是一种战略疏远的延续。   当国家在召唤,社会在注视,李家却始终选择沉默。   这种沉默,在今天,就代表了一种疏离,一种决绝,一种不愿融入的姿态。   李嘉诚的时代,或许已经过去。他曾站在浪尖,如今却被时代的潮水推进了岸边。

0 阅读:23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