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最近说,中国正在研究一种月面磁悬浮旋转抛射系统,要把月球上的氦3甩回地球,美

晓蓝团赏 2025-11-07 13:50:07

央视最近说,中国正在研究一种月面磁悬浮旋转抛射系统,要把月球上的氦3甩回地球,美国人听见又得心里一紧。 这事听着像科幻,其实早就有影子。2021年,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就在学术会议上提过月面电磁发射,当时PPT里画了个大转盘,说能把两公斤的小包裹先扔出去试试水。 现在盘子变大了,目标也升级,从两公斤变成成吨的氦3。按现在的计算,月面逃逸速度只要每秒2.38公里,比地球低得多,磁悬浮旋臂只要做到半径五十米,就能把货舱甩出去,省下一整枚返回火箭。 氦3到底值多少钱,得先算一笔账。ITER的公开材料里写着,做一次氘氦3聚变实验,每克氦3的采购价折合两万美元,真要能成吨往回带,哪怕运费再贵,也稳赚不赔。 美国人紧张,是因为他们的阿尔忒弥斯计划还卡在SLS火箭的预算上。NASA今年给国会的报告里写着,每次发射要烧掉41亿美元,够中国这边造十个旋臂基地。 国内网友的反应很实在,有人说干脆在月球上先炼钢,用旋臂把钢锭甩到地球轨道,再让空间站的人去捡,比从地面打货运飞船便宜多了。 这种思路其实有先例。八十年代,美国人就设想过在月球用质量加速器扔铝锭,只是当时超导材料不过关,线圈一发热就罢工。现在国产超导带材能做到零下196度无电阻,电机效率拉到百分之九十七,条件才成熟。 真正难的是准头。旋臂末端速度差千分之一,落点就能偏出上百公里。五院在青海冷湖建了个一比十的模拟装置,用真空管道和激光测距,把误差压到厘米级,才算松了口气。 氦3不是唯一目的。月面基建需要的水泥,水,甚至土豆种子,都能用这个办法分批扔回地球轨道,相当于在太空里攒一个中转仓库,省得每次都从地面补货。 有人担心掉下来砸到人。其实货舱再入大气层前会张开充气盾,减速到音速以下,再用降落伞飘到指定沙漠,比回收猎鹰九的芯级还温柔。 真正该操心的是电力。旋臂一次加速要两兆瓦功率,月面白天只有十四天连续日照,晚上得靠核反应堆。中核集团去年在珠海航展展过一台十千瓦的月面堆模型,说是2030前能上月球。 如果这套系统真跑通了,氦3只是开胃菜。下一步可能是把月球的铁镍小行星也拖过来,用旋臂甩成标准件,直接在地球轨道建太阳能电站,连发射费都省了。 美国人肝颤归肝颤,他们也在偷偷做功课。DARPA今年刚招标了一个叫LunarRail的项目,打算用电磁轨道炮从月面打补给,和中国方案异曲同工,只是预算只有三千万美元,听起来像闹着玩。 说到底,谁先把月面物流成本打下来,谁就掌握了下一轮太空经济的门票。氦3只是借口,真正的战场在如何把吨级货物像快递一样扔来扔去,还保证不摔坏。 这一步要是走通了,以后月球就不是科研站,而是矿区加码头。地球人抬头看见的月亮,可能真会变成一座闪着蓝光的发射台,每天往家里扔包裹,比双十一的物流还准时。

0 阅读:35
晓蓝团赏

晓蓝团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