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恶了!”上海松江,两名女子出去游玩,看到一片黄澄澄的水稻就想用水稻做背景拍

松林中静思的隐士 2025-11-07 11:25:37

“太可恶了!”上海松江,两名女子出去游玩,看到一片黄澄澄的水稻就想用水稻做背景拍照留念。然而她们并不是在边上拍,为了能拍出更好的效果,她们直接跑到水稻田里去拍。因此踩倒了大片的水稻! 这片水稻田的主人是62岁的张建国,在松江叶榭镇种了快20年水稻。今年春天,他顶着倒春寒的冷意,蹲在田里一棵一棵插的秧苗; 张建国发现稻田被踩时,手里还攥着刚买的农药喷雾器。他沿着田埂巡查,远远就看见两道身影在金黄的稻浪里晃动,高跟鞋踩着稻穗来回转动,裙摆扫过之处,一片水稻应声倒伏,像被收割机碾过一样凌乱。他心里“咯噔”一下,快步跑过去,声音都带着颤:“你们快出来!这稻子马上就要收割了!” 两名女子回过头,脸上还带着拍照的笑意,其中一人瞥了眼被踩倒的水稻,满不在乎地说:“不就是几棵稻子吗?我们拍几张照就走,大不了赔你点钱。” 这话像针一样扎在张建国心上,他指着田里的稻穗,手背上的青筋突突直跳:“赔钱?你们知道这稻子是怎么长起来的吗?” 春天倒春寒,气温低到零度以下,他凌晨五点就背着秧苗下田,冰水没过小腿,冻得骨头缝都疼,蹲在田里插了整整半个月,腰都直不起来;夏天遇上伏旱,稻田缺水,他顶着38度的高温,拉着水管一趟趟浇水,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后背结满了白花花的盐渍;病虫害高发期,他每天天不亮就去田里巡查,背着几十斤重的喷雾器,一亩地一亩地喷洒农药,肩膀被背带勒出深深的红印。 这些水稻,是他全家的生计。他种了20年水稻,一年到头就靠这几亩田的收成,供孙子上大学,给老伴治病。现在稻穗已经饱满,谷粒沉甸甸地垂下来,再过半个月就能收割,每一棵稻子都能打出半斤米,被踩倒的这一片,足足有半亩地,损失少说也有上千斤粮食。 张建国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扶起一棵被踩倒的水稻,稻穗上的谷粒掉了一地,他的手指粗糙得像老树皮,布满了裂口和老茧,那是常年劳作留下的痕迹。他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疲惫和心疼:“我62岁了,种不动几年地了,每一棵稻子都是我的心血,你们怎么能这么糟蹋?” 周围的游客看到这一幕,都忍不住指责两名女子。有位阿姨忍不住说:“现在的年轻人怎么回事?为了拍张照,就破坏别人的劳动成果,太没素质了!” 还有人拿出手机拍照取证,两名女子见情况不对,脸色变得难看,匆匆拍了几张照片就想走。 张建国拦住她们,要求她们赔偿损失,可两人却开始耍赖,说张建国小题大做,甚至反过来指责他“小气”“耽误她们拍照”。最后在周围游客的纷纷指责下,她们才不情不愿地转了200块钱,嘴里还嘟囔着“真晦气”,头也不回地走了。 看着她们远去的背影,张建国无奈地摇了摇头,继续扶起那些被踩倒的水稻。可很多稻子的茎秆已经被踩断,再也扶不起来了,只能蔫蔫地趴在地上。他的老伴闻讯赶来,看到田里的景象,忍不住抹起了眼泪:“这可是我们下半年的指望啊,怎么就遇上这种人了?” 其实,类似的事情并不少见。近年来,不少游客为了拍照打卡,做出各种不文明行为:在麦田里踩踏、在花田里摘花、在古建筑上刻字,完全不顾及他人的劳动成果和公共利益。这些行为看似小事,却暴露了骨子里的自私和对劳动的不尊重。 粮食来之不易,每一粒米都凝结着农民的汗水。从春耕到秋收,要经过育苗、插秧、浇水、施肥、除虫等数十道工序,耗费无数的时间和精力。我们享受着粮食带来的温饱,更应该尊重农民的劳动,珍惜每一粒粮食。 拍照留念本是件好事,但不能以破坏他人利益为代价。文明旅游,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自身素质的体现。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守住底线,尊重劳动,珍惜粮食,让类似的不文明行为不再发生。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68

评论列表

用户17xxx71

用户17xxx71

2
2025-11-07 12:15

瞎编也要有点基本知识,什么稻子一颗能打半斤米,半亩地有上千斤

松林中静思的隐士

松林中静思的隐士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