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美日韩澳新把俄罗斯那么大的市场直接让给中国?因为说白了,这群政客还是看不起中国,认为中国吃不下这么大的市场。 2022年3月那阵子,布林肯向我们威逼利诱,莫里森在议会里咋咋呼呼,这群西方政客的表演的年度大戏,核心就一个:逼着中国站队制裁俄罗斯,不然就给扣上"麻烦制造者"的帽子。 他们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响,认定俄罗斯经济一半以上靠和欧美做生意,能源出口绑死欧洲市场,汽车、机械全依赖西方技术,只要集体断供,俄经济不出半年就得垮。至于中国,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个只能做点衣帽鞋袜生意的"低端玩家",哪有本事吞下俄罗斯这么大的市场? 可现实偏偏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中国不仅接住了,还接得有模有样。 西方原以为断了俄罗斯对欧能源出口就等于掐住了俄经济命脉,可他们忘了中国这个"能源大户"的存在。 2025年9月的数据显示,俄罗斯已经成了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单月进口量就达828.7万吨,环比还增长了4.3%,进口额更是高达40.66亿美元。中国从6月起就暂停了美国原油采购,转头把俄罗斯原油的进口量提了上来,就连液化天然气进口也同比增长了1.9%。 西方政客看到这份数据,怕是得把当初的预判报告揉成纸团塞进抽屉里。 以前俄罗斯街头跑的大多是丰田、大众这些西方品牌,西方制裁一来,这些品牌纷纷撤场,本以为俄罗斯人要面临"无车可买"的困境,没想到中国车企悄悄补了上来。 2024年9月俄罗斯汽车销量榜里,吉利直接冲到了第4名,曾经的销量冠军丰田,只卖出2127辆跌出前十。虽说比亚迪暂时排名靠后,但吉利的表现已经打破了西方"中国汽车不行"的偏见。 中国车企不仅能快速进入市场,还在忙着适配俄罗斯的路况和消费需求,这种本土化能力可不是"低端玩家"能具备的,西方当初要是能预料到这一步,恐怕也不会这么痛快地把汽车市场让出来。 中国企业在各个领域的的动作迅速,从家电到电子产品,从基建机械到日常消费品,只要西方一撤,中国商品就以性价比和适配性快速占领货架,这种供应链的韧性和响应速度,是西方那些傲慢的政客当初完全没料到的。 现在再看中俄贸易的整体势头,整体更是一路看涨,尽管今年同期的贸易量较去年有所下降,但比起2022年的时候依旧是增长的。 西方当初觉得中国吃不下的市场,如今成了中俄经贸合作的增长点,本币结算比例不断提升,跨境管道项目稳步推进,就连曾经被西方垄断的高端制造领域,中国企业也开始崭露头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