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舰遭中方军舰包围后,澳洲防长呼吁各国都去巡航,但现场一幕却很尴尬! 据多方公

百日依山尽 2025-11-06 18:07:28

澳舰遭中方军舰包围后,澳洲防长呼吁各国都去巡航,但现场一幕却很尴尬! 据多方公开的舰船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与卫星图像分析,10月18日前后,美新澳菲演习时,四国联合编队驶入中方主张的专属经济区附近海域。   澳洲防长怕是没料到,自己喊着 “各国去巡航” 的倡议,转头就被现场画面打了脸。10 月 18 日前后,美新澳菲四国联合编队在中方主张的专属经济区附近海域搞演习,结果澳舰直接被中方军舰包围,从舰船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和卫星图像来看,当时的场面完全不像演习,反倒像一场紧张的海上对峙。 事情的尴尬之处在于,澳洲防长在演习前还高调呼吁 “各国都去相关海域巡航”,声称要 “维护航行自由”,可实际情况却是,四国编队刚靠近敏感海域,中方军舰就迅速抵近。卫星图像清晰显示,至少有 3 艘中方驱逐舰呈 “品” 字形将澳方 “安扎克” 级护卫舰围住,最近距离不足 3 海里,这个距离在海上几乎相当于 “脸贴脸”,完全打破了澳方预想的 “自由航行” 节奏。 更让澳方难堪的是,当时的 AIS 数据还暴露了一个细节 —— 美新菲三国的舰船在看到中方军舰动作后,悄悄拉大了与澳舰的距离。美方的 “阿利・伯克” 级驱逐舰退到了 10 海里外,新西兰的巡逻舰和菲律宾的护卫舰更是直接转向,远离了对峙区域,只留下澳舰孤零零地被中方军舰包围。这种 “盟友先溜” 的场面,让澳洲防长之前的呼吁显得格外讽刺。 这场对峙的背景是美新澳菲搞的 “联合海上演习”,按四国事先公布的计划,演习区域本在国际海域,但实际航行时却不断向中方主张的专属经济区靠近,甚至一度进入相关海域边缘。中方军舰的反应完全符合国际法,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享有管辖权,有权对进入该区域的外国舰船进行监控和管理,中方的抵近和包围,本质上是对自身权益的正当维护。 澳方事后的反应也充满矛盾。先是声称中方军舰 “动作危险”,指责中方 “破坏地区稳定”,可当媒体拿出 AIS 数据和卫星图像,证明是澳舰先越界靠近时,澳方又改口说 “只是正常演习”。更尴尬的是,澳洲防长呼吁 “各国巡航” 后,除了之前就参与演习的美新菲,没有其他国家响应,连一直跟美国站在一起的日本、韩国都保持沉默,显然不想卷入这场不必要的对峙。 从演习的实际效果来看,四国完全没达到预期目的。原本想通过联合演习展示 “阵营力量”,结果却暴露了盟友间的不默契 —— 美方只顾自身安全率先后退,新菲两国更是直接 “跑路”,只剩澳方独自面对中方军舰。这种情况下,澳方所谓的 “维护航行自由”,更像是一场自导自演的闹剧,最后落得个 “没人响应、盟友甩锅” 的尴尬结局。 中方军舰的应对也展现出成熟的处置能力。整个过程中,中方始终保持专业克制,通过无线电多次向澳舰发出警告,明确告知其已进入敏感海域,要求其立即离开,全程没有出现肢体冲突或危险动作。这种 “有理、有据、有节” 的做法,既维护了自身权益,也给澳方留了余地,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 随着事件发酵,国际舆论也看出了其中的门道。不少军事专家分析,美新澳菲的联合演习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各怀心思 —— 美国想借盟友之力牵制中方,澳洲想靠美国提升地区影响力,新菲则更多是 “象征性参与”,不愿真的得罪中方。这种各有算盘的联盟,在遇到实际对峙时,自然会出现 “盟友先溜” 的尴尬场面。 从澳舰被包围到防长呼吁遇冷,这场海上对峙不仅暴露了四国联盟的脆弱性,也让外界看清了谁在真正维护地区稳定。中方的冷静应对和依法处置,与澳方的高调呼吁、实际尴尬形成鲜明对比,也给其他想在相关海域 “刷存在感” 的国家提了个醒:靠炒作和结盟搞事情,最终只会自讨没趣。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0 阅读:82

评论列表

谢志明

谢志明

2
2025-11-06 19:13

该开几炮吓唬几下看看它们有多勇敢。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