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欧盟突然出手! 11月5日,布鲁塞尔一则公告震惊全球矿业圈:欧盟

可期期 2025-11-06 14:59:14

就在刚刚! 欧盟突然出手! 11月5日,布鲁塞尔一则公告震惊全球矿业圈:欧盟正式宣布,对中国五矿集团收购英国英美资源巴西镍矿业务展开深入调查。 要知道这笔36.4亿元的交易早在2月就已敲定,涉及3.94万吨年产能和全球第三大镍资源储备,眼看即将完成交割,欧盟为何突然“横插一杠”? 看懂这场调查,先搞懂镍矿的战略分量。 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核心原料,单辆电动车镍用量超40公斤,而中国占据全球50%以上的镍消费量,对外依存度却高达95%,长期依赖印尼、菲律宾进口。 五矿此次收购的巴西镍业,不仅现金成本跻身全球前四分之一,更手握Jacaré等可产出电池级镍的优质项目,正是为了破解“资源卡脖子”的关键布局。 对中国新能源产业链来说,这不是单纯的商业收购,而是供应链安全的战略补位。 欧盟的反对理由看似冠冕堂皇——“担心镍铁供应转向其他市场”,实则暴露了深层焦虑。 2025年刚实施的《关键原材料法案》中,镍被列为核心战略资源,欧盟设定了明确的自给率目标,而欧洲车企正深陷新能源转型竞赛,缺了镍就等于断了“粮草”。 更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欧盟审查条例》,只要涉及“关键供给”和“第三国政府控制企业”,就可启动安全审查,这本质是将经贸问题泛安全化的老套路 。 这场博弈早已超出双边交易范畴。 五矿作为全球顶级金属矿业集团,海外布局遍布60多国,此次收购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却撞上了欧盟“资源保护”的敏感神经 。 外交部早已表态,希望有关方面恪守开放承诺,不要将经贸问题政治化。 网友的评论戳中要害:“欧盟自己缺资源,就不让别人正常收购?这哪是公平竞争”;“中国95%的镍依赖进口,布局海外资源合情合理,欧盟纯属焦虑过度”;也有人担忧:“怕这是西方联手遏制中企资源布局的开始”。 说到底,全球镍资源分布本就不均衡,新能源转型更需要跨国合作。 五矿的收购是为了保障产业链稳定,欧盟的调查却透着“零和博弈”的短视。 在全球经济复苏脆弱的当下,将正常商业交易政治化,最终只会反噬自身——欧洲车企可能面临更高的镍价成本,而欧盟所谓的“开放战略”也将沦为空谈。 欧盟这波调查,到底是在维护自身产业安全,还是在给全球新能源合作添堵? 你觉得五矿能顺利完成这笔关键收购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1 阅读:1485
可期期

可期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