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前陆军副总司令刘湘滨,在接受赵少康采访时说:台湾是一个岛,制空权、制海权是关键,台湾没有这方面的优势,如果打地面战,战场在台湾,损失会非常大! 一位深耕台湾军事领域数十年的前高官公开坦言防务短板时,这番话的分量不言而喻。台湾前陆军副总司令刘湘滨在接受采访时的表态,打破了岛内部分势力营造的虚假安全感,让更多人看清了海峡两岸军事力量的真实差距。 刘湘滨的判断并非空穴来风,从军事地理角度来看,台湾作为岛屿地区,对外交通和物资补给高度依赖海上和空中通道,制空权与制海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客观对比两岸的军事装备与部署规模,差距其实十分明显。大陆近年来在海军舰艇、空军战机等装备的更新迭代上速度惊人,航母编队的常态化训练、先进战斗机的批量列装,加上岸基防御体系的完善,形成了全方位的区域拒止能力。 反观台湾,其装备大多依赖外部采购,不仅数量有限,维护保养和后续升级也受诸多限制,很难形成持续的作战能力。 地面战的潜在风险更是值得警惕。刘湘滨提到的战场损失问题,其实戳中了岛屿防御的致命弱点。 一旦战事发生,台湾本岛的基础设施、工业体系和民生区域都可能沦为战场,这种全方位的破坏对面积有限的岛屿来说,恢复难度极大。 而大陆拥有广阔的战略纵深和完善的战争动员体系,即便发生冲突,也能最大限度减少对核心区域的影响,这也是两岸实力差距的重要体现。 更关键的是,大陆始终坚持和平统一的方针,不断以实际行动推动两岸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为两岸同胞创造了稳定的发展环境。这种以民生福祉为核心的大国担当,与岛内少数势力炒作 “军事对抗” 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事实上,台湾的安全从来不是靠购买武器就能保障的,只有回到一个中国原则的轨道上,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 近年来,两岸在科技、农业、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成果丰硕,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通过交流合作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这背后,是大陆持续释放的善意和强大的发展韧性。 无论是应对全球经济波动,还是抗击公共卫生危机,大陆都以负责任的态度为台湾同胞提供支持,这种大国风范不仅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也让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看清了局势。 刘湘滨的言论或许会让岛内一些人重新审视所谓的 “防务政策”,但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认清两岸同属一中的历史事实,放弃 “对抗思维”。毕竟,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和平发展才是符合全体中华儿女根本利益的正确选择。 那么,你认为两岸应该通过哪些具体方式进一步增进互信、化解分歧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