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社交媒体公开宣布:匈牙利坚决不让本国纳税人的钱拿去给乌克兰买单

史之春 2025-11-05 21:01:00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社交媒体公开宣布:匈牙利坚决不让本国纳税人的钱拿去给乌克兰买单,反对欧盟拿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做抵押,给乌克兰发4000亿美元“战后红包”。   匈牙利这话听着硬气,其实全是实打实的现实考量,它不是跟欧盟故意唱反调,毕竟每个国家做事,首先得顾着自家的日子过不过得去。   要知道,匈牙利老百姓这两年日子本就不轻松,通胀率还挂在10%以上,菜市场的菜价、家里的电费都比三年前涨了不少,能源成本光冲突后就涨了50%。普通人家过日子都得精打细算,这时候说要把纳税人的钱拿去给乌克兰发“红包”,谁能乐意?之前就有三十多万匈牙利人在和平请愿书上签名,反对援乌,民调里反对的比例更是高达65%,欧尔班作为民选总理,总不能对着民意不管不顾吧?   更要命的是,匈牙利的能源命脉还攥在俄罗斯手里,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全国80%的天然气、90%的原油都得从俄罗斯进口,连供应一半电力的核电站,技术和铀燃料都来自俄罗斯,扩建还得靠俄罗斯的贷款和技术。   之前欧洲好多国家跟着制裁俄罗斯,结果能源价格飞涨,工厂倒闭不少,匈牙利靠着跟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才稳住阵脚。要是现在跟着欧盟给乌克兰砸钱,把俄罗斯得罪狠了,断了能源供应,匈牙利的工厂得停工,冬天暖气都烧不上,这损失谁也扛不起。而且匈牙利的炼油厂本来就是按加工俄罗斯原油设计的,想换成其他原油,得花几亿美元改造,还得等好几年,根本来不及。   再说说那4000亿美元的“红包”,实在太不接地气了。先不说这钱是天文数字,单说之前西方承诺的500亿欧元援乌资金,就被曝出来不少被基辅的人私吞了,换算成人民币快4000亿,相当于好多中小国家一年的GDP总和。   老百姓的税钱是用来修公路、建学校、给老人涨养老金的,不是给别人中饱私囊的。欧尔班心里门儿清,这笔钱扔进去,说不定一半都落不到实处,反而可能让冲突拖得更久——毕竟有钱续上,乌克兰就更难坐下来谈和平。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都直接说,欧洲援乌本质是在资助暴力,这话虽然尖锐,但确实戳中了要害:钱没推动和平,反倒成了冲突的“燃料”。   反对拿俄罗斯冻结资产抵押,这里面藏着更深的顾虑。欧盟说用被冻结的俄资产做抵押,听着像“拿别人的钱办事”,可这开了个坏头。就好比邻居把你家寄存的东西拿去抵押借钱,就算暂时不用你还,以后谁还敢把东西放别人家?   匈牙利在海外也有不少资产,要是这次默认欧盟能随便处置别国冻结资产,万一哪天自己跟欧盟闹了分歧,自家的资产会不会也被这么折腾?而且从法理上说,这些资产毕竟是俄罗斯的,没经过人家同意就拿去抵押,根本说不通,传出去还会让国际社会觉得欧盟不讲规矩,匈牙利可不想跟着背这个锅。   欧尔班敢这么硬气,还有个底气是欧盟的决策机制——涉及共同财政支出,必须成员国一致同意,匈牙利有一票否决的权利,只要它不同意,这事儿就办不成。   其实匈牙利跟欧盟早有旧怨,之前在移民政策、司法改革上就吵过不少次,欧盟总说匈牙利“不合群”,甚至想逼它换个听话的政府。这次援乌问题正好撞在枪口上,欧尔班干脆借坡下驴,既维护了本国利益,又能反击欧盟的过度干预,简直是一举两得。他自己也说了,欧盟里跟他想法一样的国家不少,只是匈牙利敢先站出来说而已。   说到底,匈牙利的反对不是“唱反调”,而是算清了几笔账:民生账上,自家老百姓日子不好过,没闲钱帮别人;能源账上,得罪俄罗斯等于自断生路;道义账上,援乌资金有贪腐黑洞,还可能加剧冲突;风险账上,处置俄资产的先例太危险。这每一笔都关乎匈牙利的实实在在的利益,换哪个国家的领导人都得这么算。   欧盟总想让成员国“步调一致”,可忘了每个国家的家底和处境都不一样。匈牙利的表态其实是给欧盟提了个醒:不管搞什么援助,都得先问问成员国的老百姓答应不答应,得算算自家的日子能不能扛得住。毕竟治国理政,终究是要为自己国家的人负责,不是为了撑场面硬扛。

0 阅读:6
史之春

史之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