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扬言“硬抢稀土”? 荷兰官员表示,如果中国断供稀土,他们会采取“必要手段”。

温不樊人世间 2025-11-05 17:56:16

荷兰扬言“硬抢稀土”? 荷兰官员表示,如果中国断供稀土,他们会采取“必要手段”。这口气让人想起几百年前那个,靠航海抢劫起家的荷兰。   此番表态很难被看作一个孤立的决定。一系列事件的时间线,揭示了其与美国之间的紧密协同。   荷兰先是冻结了中资企业安世半导体的资产,随后美国商务部副部长便到访荷兰密谈,不久,美国升级芯片管制,荷兰则正式着手接管该中企的股权。   这种紧密的步调,让荷兰的独立决策立场显得模糊,选择这种跟随策略本身也充满矛盾,美国一方面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另一方面其尖端军工产业却严重依赖中国稀土。   荷兰此刻发出的威胁,更像是地缘政治压力下的一种反应,而非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选择。   “必要手段”的威慑力,在犬牙交错的全球供应链现实面前,显得有些脆弱。现代工业是一个紧密相连的共同体,单方面的施压往往会引发强烈的反作用力。   荷兰的产业支柱ASML,其光刻机就深度依赖中国稀土,这些尖端设备电机中的稀土永磁体,占电机成本的三成。   其先进的EUV光刻机,镜头的精密抛光更是离不开来自中国的铈基材料。这种脆弱性不只局限于ASML,整个欧洲汽车产业也面临同样困境,宝马、大众等车企的稀土库存据估算仅能维持约60天。   依赖从来都是双向的。中国市场占据了ASML公司订单总量的20%,是其无法忽视的关键部分,任何可能导致关系破裂的行为,其代价是双方都难以独自承受的。   面对外部压力,中国正在加速其稀土产业的战略转型。中国占据全球超过90%的稀土供应和85%的精炼产能,这一地位的取得,是建立在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   解决了高污染、高成本等难题的基础之上。这些技术创新,曾一度将稀土产业变成了普惠全球的“红利”。   中国自去年10月起对钐、钆等中重稀土实行动态审批,12月的新规更为严格,要求任何含有哪怕0.1%中国来源稀土的产品出口都需申请许可,精准地堵住了第三方转口的漏洞。   中国正构建从勘探到回收的完整产业链,预计2024年,其稀土回收量就可达到1.2万吨,这足以满足自身部分需求,持续强化其战略自主权。外部的每一次封锁,似乎都在激发中国拿出创新的技术方案。   “必要手段”一词之所以格外刺耳,部分原因在于它触动了深层的历史记忆。在一些解读中,这种强硬姿态与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通过劣质银币掠夺明朝白银,以及在台湾殖民时期镇压起义的历史遥相呼应。这种历史叙事,无疑加剧了当下的不信任感。   抛开历史情感,未来的经济代价是实实在在的。荷兰政府对安世半导体的干预,已对这家为特斯拉、三星等巨头供货的企业造成冲击。   倘若局势继续恶化,ASML不仅可能失去重要的中国市场,自身的生产与交付也将面临巨大风险。   在深度融合的全球化时代,任何单边威胁都可能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坐下来寻求平等合作,或许才是比任何威胁都更有效、更明智的“必要手段”。   有网友认为“简单极了,就用一艘052D带两艘054B过去它家门口晃悠一下,还不需要055出面就能吓死它。”   还有网友认为“所谓的必要手段很可能是远程关闭所有已售给中国的光刻机,那就意味着准军事级别的事态。”

0 阅读:59

猜你喜欢

温不樊人世间

温不樊人世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