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刷到个新闻,差点没把我笑出声。 日本,宣布了,终于找到了中国以外的重稀土来源!

小爱论 2025-11-05 17:17:08

刚刷到个新闻,差点没把我笑出声。 日本,宣布了,终于找到了中国以外的重稀土来源!从澳大利亚挖矿,运到马来西亚加工,再送回日本。 听着是不是特励志?绕了地球大半圈,就为了跟咱们“脱钩”。 牵头忙活这事儿的是日本双日公司,找的矿是澳大利亚韦尔德山的稀土矿,加工环节交给了马来西亚的莱纳斯公司,折腾一大圈,最终要拿到手的是镝和铽——这两种重稀土可是硬通货,电动车电机、风力涡轮机这些高端制造领域根本离不了。日本媒体还特意造势,说这波操作能满足本国30%的重稀土需求,总算能从中国供应链里“松口气”了。 可这“励志故事”刚传开,就被现实泼了盆冷水。这趟跨洋运输的成本高得离谱,双日公司这批重稀土的到岸价,比直接从中国采购高出不少,光海运时间就比中企供货多了近一个月。重稀土本身在矿石里的含量就极低,开采难度大,再加上这么来回折腾,利润几乎全耗在了运输和中间环节上,纯属吃力不讨好。 更有意思的是,马来西亚的加工环节压根绕不开中国技术。莱纳斯公司在马来西亚的分离厂,早年就接受过中国的技术援助,现在想提升重稀土分离的产能和纯度,还是得偷偷用中国的萃取工艺。要知道,全球99%的重稀土精炼产能都握在中国手里,连马来西亚当地官员都私下坦言,“没有中国技术根本玩不转,只是碍于美国压力不好明说”。日本这波“脱钩”,说白了就是换了个包装,核心技术还是得靠咱们。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技术壁垒,可不是随便能突破的。咱们能把稀土提纯到99.9999%的超高纯度,美国、日本最多只能做到99.9%,而且他们的分离成本比咱们高30%以上。日本之前也试过不少歪招,比如从三文鱼鱼白里提取稀土、去5600米深的海底勘探矿脉,可这些技术不是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就是开采成本高到根本没法商业化落地。 网友们看得门儿清,评论区全是戳破真相的调侃:“这哪是脱钩,分明是花钱买吆喝,给中国交‘技术税’”“绕地球半圈折腾,成本涨了不少,纯度还没中国的高,图啥?”还有人补刀:“核心技术没突破,换再多进货渠道都是瞎折腾,治标不治本”。 其实大家都明白,稀土的命脉从来不在挖矿,而在后端的冶炼加工技术。中国手握全球92%的稀土冶炼产能,还是全世界唯一能搞定全部17种稀土元素分离提纯的国家。日本费尽心机搭起来的“环球供应链”,看似避开了中国,实则处处受制于人。 这种为了“脱钩”而硬脱钩的折腾,到底是求安全,还是自断臂膀?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2

猜你喜欢

小爱论

小爱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