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绝不允许把使用美国技术的光刻机,卖给中国! 中国:绝不允许把使用中国稀土的光刻机,卖给美国! 荷兰阿斯麦:你们这是混合双打吗?” 看得出来,中美之间的“贸易战”,让阿斯麦这家公司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估计他们心里直叫苦...... 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早就不是藏着掖着的事了。从一开始禁售最先进的 EUV 光刻机,到后来连稍次一些的 DUV 机型都要管,再到把上百家中国半导体企业拉进 “黑名单”,美国的手段越来越狠。 为啥这么拼?因为芯片是现在科技竞争的 “硬通货”,高端光刻机就是造芯片的 “神器”,美国怕中国搞出自己的高端芯片,就想从根上断了路。 为了防止技术偷偷流到中国,美国甚至组建了专门的 “追踪小组”。卫星盯着阿斯麦的工厂,供应链从头到尾查个遍,连二手设备交易都不放过。 可美国千算万算,漏了一个关键 — 光刻机的 “心脏” 部件,离不开中国的稀土。 这稀土可不是普通石头,是制造高性能磁体的关键。阿斯麦的 EUV 光刻机里,核心的激光系统得靠这种磁体才能运转。 而全球 85% 的高端稀土磁体,都来自中国的两家企业。美国自己想造?没个八年十年追不上,就算造出来,性能差一截还贵得离谱。 中国的反制也来得干脆利落。不光出台了稀土出口管制,还加了 “用途追溯” 的规矩。只要设备里用了中国稀土,出口就得说清最终用在哪。 要是查到给美国搞限制中国的事儿,上游企业直接断供。这一下就戳中了阿斯麦的软肋,它每台光刻机得用 12 公斤稀土磁体,少了这东西,机器就是一堆废铁。 荷兰本土都乱了套。阿斯麦的供应链上,有 200 多家荷兰小企业靠它吃饭,对华禁售让这些企业的订单直接少了四成。 荷兰政府一边被美国逼着不让卖,一边又得安抚本土企业,两头不是人。而美国当初承诺给荷兰的 “技术补偿”,到现在也没兑现,反倒想着低价收购荷兰的核心技术。 最难受的还有台积电和三星。它们是阿斯麦最大的客户,既要靠阿斯麦的光刻机造芯片,又离不开中国的稀土和市场。 台积电曾试着用美国产的稀土磁体替代,结果芯片合格率从 98% 掉到 82%,设备还老出故障。三星想在中国西安扩产,又怕触了美国的霉头,只能在原地打转。 美国想搞 “无中国稀土的供应链”,纯属异想天开。砸了 50 亿美元扶持本土企业,折腾了一年多,本土产能才够光刻机需求的 7%。 更要命的是,全球六成以上的稀土磁体专利都在中国手里,美国企业生产就得交高额专利费,成本比中国高一半还多。 中国可没闲着,一边用稀土稳住主动权,一边抓紧搞技术突围。上海微电子已经造出了 28 纳米的 DUV 光刻机,虽然比不上最先进的,但足够满足中低端芯片的需求。 厉害的是,中国科研团队还搞出了 “无稀土磁体”,以后就算不用稀土,部分光刻机部件也能正常运转,这一下就让博弈的底气更足了。 这场较量早就超出了 “卡脖子” 的范畴。美国想靠技术霸权说了算,把产业链当成打压对手的工具;中国则用稀土优势加上技术突破,告诉世界产业链不是谁能单方面说了算的。 欧盟明确说要保持供应链多元,不跟着美国一条路走到黑;日本的企业也悄悄和中国合作,不想放弃中国市场和稀土供应链。阿斯麦也开始变通,在上海建了稀土磁体检测中心,想通过合规审查打通供货通道。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现在的全球化时代,谁也离不开谁。美国的技术再牛,也得靠中国的稀土;中国想产业升级,也需要全球的技术合作。单边封锁、互相拆台,最后只会两败俱伤。 参考资料: 进一步遏制规避行为,中国稀土相关管制公告五大重点梳理.--第一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