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政坛出了件挺新鲜的事儿,前几天特朗普上了CBS的《60分钟》节目,本来栏目叫60分钟,他硬生生唠了70分钟,里头提了41次中国,平均不到2分钟就cue咱们一回,把中国的出镜率堆得比其他所有国家加起来还高。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老爷子没像以前那样喊打喊杀,反而直截了当地说,中美之间合作才是出路,斗争只能两败俱伤,谁都不可能赢,谁也输不起。 这可不是随口说的场面话,能让向来以“强硬”自居的特朗普改口,背后全是美国撑不住的现实,所有说法都有官方信源打底,半点虚的没有。 先说说这访谈的分量,CBS是美国三大广播公司之一,《60分钟》更是老牌深度访谈节目,能在这儿公开放话,基本就是特朗普给美国内外递的明确信号。 之前特朗普刚起诉派拉蒙索赔100亿,最后拿了1500万和解,能在这个节骨眼上接受采访,显然是有备而来。他在节目里说“合作比击败强”。 这话听着新鲜,其实早有铺垫,10月30号中美在釜山开峰会,央视新闻当时就播了,特朗普在会谈里那叫一个客气,又是称中方“长时间的老朋友”,又是用“伟大”“备受尊敬”这类词,跟他对加拿大、日本那些盟友的嚣张态度比,简直判若两人。 这不是特朗普转性了,是中国的硬实力让他不得不认账,毕竟中美贸易额超6000亿美元,咱们还掌控着全球80%的稀土供应,美国通胀压得喘不过气,急需中国“松口”稳定供应链。 特朗普为啥突然想通了?答案全在经济账本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早就预警,美国搞的贸易战把全球经济增速拉低到了2.8%,比疫情前少了快一个百分点,其中美国自己的增速才1.8%,比年初预测低了0.9个百分点。 这还只是宏观数据,具体到美国企业更是苦不堪言,就说特朗普在节目里反复提的英伟达,他一边说“不让中国拿最先进的Blackwell晶片”,一边又赶紧补一句“会让他们和英伟达做交易”,这话里的矛盾全是利益在作祟。 要知道英伟达的中国市场营收占比接近40%,之前的芯片禁令让它市值跌了上千亿美元,美国半导体行业早就怨声载道,特朗普再硬扛下去,硅谷那些金主第一个不答应。 更现实的是,10月30号中美峰会刚结束,特朗普就宣布降低中国芬太尼关税10%,美国财长贝森特也跟着说“无意与中国经济脱钩”,这哪是“醒悟”,分明是被现实逼得没办法了。 再看国际局势,美国现在根本没精力跟中国死磕,前阵子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都喊着乌克兰战场“没办法打了”,美军要从欧洲撤兵保印太,可就算把重心转过来,美国也扛不动对华全面对抗。 就拿贸易战来说,美国对华加征的关税,最后90%都转嫁到了美国消费者身上,去年美国通胀率飙到40年新高,普通家庭每年多花几千美元,这账老百姓看得明明白白。 更别说全球治理离不开中国,中东冲突要劝和促谈,气候变化要减排合作,连美国国债都得靠中国增持稳住,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咱们持有的美债虽然有波动,但始终是重要持有国,真要是撕破脸,美国的金融市场都得抖三抖。 特朗普自己也清楚,他喊了半天“让美国再次伟大”,要是没有中国的合作,别说伟大,能稳住基本盘就不错了,毕竟中国的发展跟美国的利益根本不是对立的,这一点他在峰会上也承认了。 不过咱们也得看明白,特朗普的“合作论”不是真心实意要当朋友,而是基于丛林法则的现实算计。他不让中国拿最先进的芯片,本质还是想保持技术垄断,嘴上说“合作”,手里还攥着遏制的刀子。 但即便如此,这态度转变本身就说明一个道理:中美之间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小,美国再也没办法单方面拿捏中国了。 以前特朗普对欧洲盟友说骂就骂,对日本首相狮子大开口,对加拿大领导人甚至说要“吞并领土”,可对着中国,他只能放低姿态,因为他知道中国不吃威胁那一套。 11月4号中美达成贸易协议的消息出来,欧盟立马急了,要求中方给同等待遇,这更说明中美合作一松动,全球格局都得跟着变。 说到底,特朗普在节目里狂cue中国,表面是“给中国打广告”,实则是给美国找台阶下,他提41次中国,不是因为有多喜欢中国,而是因为中国已经成了美国绕不开的“命门”——经济要靠中国市场,通胀要靠中国供应链,国际事务要靠中国配合。 之前喊“击败中国”的狠话,现在变成“合作才是智慧”,这前后反差恰恰证明,对抗没有出路,合作才是唯一正确选择。 当然,咱们也不会因为他几句好话就放松警惕,毕竟特朗普的话向来没准头,但至少这波表态说明,中国的实力已经让美国不得不正视现实。 要是美国真能拿出诚意,放下霸权思维,中美合作确实能办不少大事,可要是还想边合作边遏制,最后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一点,特朗普心里恐怕比谁都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