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的嘴,真跟开过光一样。 他曾公开提醒,说芯片荒之后,下一个全球抢着要的,肯定是变压器。 这话要是搁2024年,估计没几个人当真,可到2025年现在这光景,全球搞基建的圈子里,基本都认这个理儿了。 马斯克其实2022年就在社交平台上提过醒,他直白说美国制造业的基础设施都老得不行了,连变压器这种关键设备都得靠进口。过了两年,在德国博世那届链接世界大会上,他说得更具体——人工智能和电动汽车发展这么快,到2025年全世界肯定要面临电力和变压器不够用的危机。 那时候台下听的人,大多也就当个行业大佬的常规提醒,毕竟变压器这玩意儿看着就像路边不起眼的铁疙瘩,谁能想到危机来得又快又猛呢? 现在的实际情况,比他当初预言的还严重。看伍德麦肯兹的数据就知道,现在订一台普通的变压器,得等上130周,差不多就是两年半才能拿到手。要是那种大型特高压设备,等的时间更夸张,直接要三到四年。 全球最大的变压器厂商日立能源,他们CEO都公开说,整个行业已经扛不住了,全球的基建项目都得跟着往后拖。 这波短缺的根子,其实是AI和电动汽车带起来的能源革命闹的。人工智能这两年发展得特别猛,完全是爆发式的,数据中心也成了耗电大户。 原来单机柜功率也就5kW到10kW,现在直接飙到50kW到100kW,对电力容量的需求可不是一点点涨,是翻着倍地增。 而且CPU和GPU要运行,根本离不开降压变压器,就说Meta吧,他们正在建的数据中心,这种设备的采购清单都排到2027年了。 美国全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2024年上半年发的报告更直接:到2050年,配电变压器的供应量得比2021年多160%到260%,才能接住各种能源需求。 再者,电动汽车普及也从另一个角度把需求拉满了。国际能源署2025年的展望报告里说,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产量有1730万辆,比前一年多了25%。 你想啊,每台电动车至少得用5到6个变压器,比燃油车多太多了,再加上要建那么多充电网络,需求能不涨吗?这两方面因素一叠加,变压器的需求直接就进入爆发期了。 这边需求涨得这么猛,可供给端偏偏跟不上趟。生产变压器不是简单活儿,得经过铁芯加工、线圈绕制、整体装配好多道复杂工序,像大型铁芯、高压线圈这些核心部件,生产工艺本来就复杂,还得有高端人才、专用设备才行,不是谁都能搞的。 RystadEnergy的数据也证实了,产能从规划、建厂到真正能生产,至少得1到2年,短期根本没法快速增加。这么一来,供需对不上,价格自然就涨了——从2020年到现在,全球变压器均价涨了60%以上,有些品类甚至超了80%,这可不是小数目。 现在各国都被这铁疙瘩卡了脖子。美国全国基础设施顾问委员会的报告显示,他们国内70%的变压器已经用了25年以上,有的甚至用了半个世纪,本土供应缺口直接到了30%。 更尴尬的是,美国之前还不让用中国的变压器,可自己本土的供应链又没接上,缺口只能越拉越大。欧盟那边呢,电网现代化的项目图纸画好了,钱也到位了,偏偏卡在“没设备可用”这一步。 正当各国都为这事儿犯愁的时候,中国的出口数据一出来,一下子就亮眼了。中国本来就是全球最大的变压器生产基地,2023年的产量占了全球60%以上,出口规模这些年也一直是世界第一。 2025年前8个月,中国变压器出口额直接冲到297.11亿元,比去年同期多了51.42%;单说8月份一个月,就卖了47.18亿元,增速直接飙到57.9%。 欧洲那边采购得最急,前八个月从中国进口的变压器,数量比去年同期涨了138.03%,快翻倍了。 拉美和非洲也不含糊,增速分别快到200%和80%。现在全球每卖出10台变压器,就有6台是中国制造的,这比例够高了吧? 就说特变电工吧,2024年国内输变电的订单就有差不多490亿元,到了2025年一季度,海外订单就快5亿美元了,比去年同期涨了70%多。 还有江苏华鹏,这家企业的110kv电力变压器,连西门子、特斯拉都指定要用,欧美、中东不少电力公司也专门点名要他们家的,现在他们出口的比例已经快到一半了。 不光下游企业订单多,上游企业的动作也能看出来需求有多热。浙江博菲电气是做变压器绝缘材料的核心供应商,他们打算募资1.43亿元,建一个“年产7万吨电机绝缘材料”的项目。 上海与梅管理咨询的合伙人沈萌分析说,这种扩产的动作就是产业的风向标,能给下游企业释放产能帮上大忙,也能缓解供应链紧张的压力。 而且中国企业在技术上也有突破,这才真正掌握了主动权。国内在非晶纳米晶铁心这块的研发,已经跟国际上同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