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3年,占据了乌克兰20%的土地,为什么俄罗斯还不收手?答案很简单,随着冲突的

百日依山尽 2025-11-04 12:41:59

打了3年,占据了乌克兰20%的土地,为什么俄罗斯还不收手?答案很简单,随着冲突的持续,俄罗斯的目标变了。最早,俄只是想通过军事行动来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后来俄罗斯发现欧美全部下场了,不打不行了。 这场从 2022 年 2 月开始的冲突,一转眼已经持续了 3 年。如今俄罗斯已经控制了乌克兰大约 20% 的土地,却丝毫没有收手的迹象,不少人疑惑,明明最初的目标是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现在为何还在坚持?答案其实藏在冲突过程中俄罗斯目标的悄然转变里。 回溯冲突刚开始的时候,俄罗斯的核心诉求很明确。当时乌克兰积极推动加入北约,甚至多次表态希望北约在其境内部署军事基地,这直接触及了俄罗斯的安全红线。要知道,北约从冷战时期就一直东扩,到 2022 年已经把势力范围推进到俄罗斯边境附近,一旦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导弹和部队可能直接部署在距离莫斯科只有几百公里的地方。 俄罗斯多次与欧美沟通,希望得到 “乌克兰不加入北约” 的明确承诺,却始终没有得到满意答复,最终选择通过军事行动来捍卫自身安全利益,最初的作战计划也围绕着阻止北约东扩、推动乌克兰 “去军事化” 展开。 但局势的发展很快超出了最初的预期。冲突爆发后,欧美国家没有保持中立,反而迅速站到乌克兰一边。美国率先宣布对俄罗斯实施全方位制裁,从冻结俄海外资产到限制高科技产品出口,涉及经济、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欧盟紧随其后,先后推出 11 轮对俄制裁措施,甚至不惜牺牲自身能源利益,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进口。 除了制裁,欧美还向乌克兰提供大量军事援助,美国截至 2025 年初已累计援助超过 750 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包括 “海马斯” 火箭炮、“爱国者” 防空系统,甚至近期还讨论是否提供 “战斧” 巡航导弹;欧盟各国的援助总和也超过 500 亿美元,不少国家还向乌克兰派遣军事顾问,帮助训练乌军士兵。 欧美这种 “全面下场” 的态度,让俄罗斯意识到,这场冲突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阻止北约东扩,而是变成了一场维护自身战略安全空间的 “持久战”。 如果现在收手,前期付出的代价将付诸东流,而且欧美很可能会借助乌克兰继续对俄罗斯施压,甚至在俄周边扶持更多反俄势力。于是俄罗斯的目标开始调整,从最初的短期军事行动,转向巩固已控制区域、削弱乌克兰的长期作战能力。 他们在控制区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恢复当地基本生活秩序,同时重点打击乌克兰的能源设施和交通枢纽,切断乌军的后勤补给线,慢慢消耗乌克兰的战争潜力。 从战场实际情况来看,俄罗斯的调整也有现实考量。乌克兰虽然得到欧美援助,但自身国力有限,经过 3 年冲突,兵力和装备损耗严重,不得不靠动员民众参军来维持战斗力; 而俄罗斯凭借庞大的国土面积和资源储备,逐渐适应了制裁带来的影响,军工生产也在逐步恢复,能够支撑长期作战。更重要的是,俄罗斯认为,只有通过持续的军事压力,才能让欧美意识到继续援乌的代价,最终迫使西方回到谈判桌前,为俄罗斯争取到更有利的安全保障条件。 如今冲突仍在继续,双方在多个战线陷入拉锯。俄罗斯一边巩固已控制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部分地区,一边继续打击乌军的军事目标; 乌克兰则在欧美援助下,尝试发动局部反攻,但效果有限。这场原本围绕 “阻止北约东扩” 展开的冲突,随着欧美深度介入,已经演变成俄罗斯与西方在战略利益上的直接对抗,俄罗斯的目标也从最初的单一诉求,变成了维护自身安全、应对西方围堵的综合战略行动。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