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中方和韩国正式宣布了 1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与韩国银行续签双

古今知夏 2025-11-04 11:09:59

快讯!快讯 中方和韩国正式宣布了 1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与韩国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规模高达4000亿元人民币兑70万亿韩元,有效期五年。 做过中韩生意的人都懂,以前的结算流程能把人逼疯。中国厂家给韩国供货,得先把人民币换成美元,韩国商家再把韩元换成美元,一来二去,不仅要付两次手续费,还得扛着汇率波动的风险。 纽威股份就吃过这亏,2023 年光远期结售汇的汇兑损失就高达 8369 万元,相当于白扔了好几笔大订单的利润。 最坑的是韩国信用证里的 “猫腻”。有些韩国进口商故意加 “软条款”,动不动就以欺诈为由申请法院止付令,逼着中国出口商降价。 新韩银行首尔分行就曾无理拒付中国企业 6 笔业务,哪怕法院驳回止付申请,依然拖着不付款。还有些银行偷偷加融资条款,没经出口商同意就扣利息,平白增加成本。 现在这些麻烦都能迎刃而解了。中韩企业做生意,直接用人民币或韩元结算,跳过美元这个 “中间商”。之前 3% 以上的汇兑成本,现在能压缩到 0.3% 以内,按 2024 年 3280.8 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额算,每年能给两国企业省超 150 亿元。 对那些月流水百万级的跨境电商来说,更是少了资金周转的后顾之忧,不用再担心钱卡在银行里导致仓库断货。 这份协议更是给产业链上了 “双保险”。韩国半导体产业离不开中国 79.4% 的稀土供应,中国新能源汽车也需要韩国的动力电池技术,两国产业链早就绑在了一起。 以前三星西安工厂采购原材料,得经历 “人民币 - 美元 - 韩元” 的三重周转,现在直接用本币付款,资金到账时效从 7 天缩到 8 小时,效率提升不止一点点。 在全球美元波动的当下,这更是个 “安全垫”。2022 年美联储加息时,韩元兑美元暴跌 14%,不少韩国企业资金链紧张,正是靠着中韩本币互换获得 500 亿元人民币流动性才缓过来。对中国企业来说,也不用再像绿城中国那样,因为美元升值白白损失上亿汇兑收益。 可有意思的是,这事儿还撬动了区域合作的大棋局。现在中韩本币结算占比已经达到 35%,续签后预计 2027 年能冲到 50%。 韩国已经把人民币资产在外汇储备的占比提到 4.2%,越来越多韩国金融机构开始参与人民币债券交易。再加上中国和东盟、日本的货币互换协议,一个东亚非美元结算圈正在成型。 这不是单方面的好处,而是双向奔赴的共赢。中国的农产品、机械装备能更顺畅地进入韩国市场,韩国的电子元器件、化妆品也能减少结算阻碍。之前因为涉朝贸易合规风险被银行拒办的业务,现在有了更清晰的结算通道,合规风险大幅降低。 对普通人来说,好处也不少。韩国化妆品、母婴用品的进口成本可能降低,中国的家电、新能源汽车在韩国也能更有价格优势。跨境旅游、留学的换汇手续费变少,资金到账更快,不用再为换汇时机纠结。 未来五年,随着本币结算比例提升,监管协作加深,中韩贸易会更顺畅,投资会更便捷。这不仅是两国的好事,也给全球贸易合作提供了新范本 ,不用搞复杂的规则博弈,只要聚焦企业需求,就能实现 1+1 大于 2 的效果。  

0 阅读:150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