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近日报道,我国正在论证月基磁悬浮旋转抛射系统,靠类似投石机的原理,将月球氦-

惜陈谈娱乐 2025-11-04 10:30:00

央视近日报道,我国正在论证月基磁悬浮旋转抛射系统,靠类似投石机的原理,将月球氦-3加速到每秒2.4公里以上“甩回”地球,这项技术让全球瞩目。 这项被网友戏称“月球大炮”的系统,并非空想。它由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研发,总重80吨,需要依赖我国超重型火箭才能运抵月球。 月球重力仅为地球六分之一,这为磁悬浮旋臂加速提供了天然优势,更关键的是其能量回收设计,每次抛射后能回收70%以上电能,靠太阳能和核能驱动,堪称环保典范。 氦-3的价值无需多言,20吨就能满足中国一年用电,而月球储量高达100万-500万吨。2024年它的单价已达每公斤2000万美元,地球易取用储量仅0.5吨,供需缺口极大。 我国早已规划好了配套路线,2026年嫦娥七号将前往月球南极开展月壤研究,2035年将建成全球首座核聚变示范堆并网发电,2045年实现氦-3实际应用验证。 反观美国,2019年推出的阿耳忒弥斯登月计划屡屡延期,2025年10月更是因SpaceX着陆器进度滞后,宣布重新开放竞标,原定2027年的载人登月恐再遭变数。 国际网友对此反应不一,法国、巴西网友期待技术惠及发展中国家,德国网友称赞这是人类未来的希望,但也有网友质疑极端温差下设备的稳定性。 在我看来,这项技术的意义远超资源运输。它标志着中国太空探索从探测走向开发,与美国侧重载人登月的路线形成鲜明对比。 未来,随着超重型火箭技术成熟,80吨设备的月球运输将逐步落地,而能量回收和极端环境适配技术的突破,会让成本进一步降低。 不过技术落地仍需时间,月球表层3米深的氦-3开采、返回器精准入轨等问题,还需要科研人员持续攻关。但按照目前的进度,核聚变能源时代或许会提前到来。 这项技术不仅能改变全球能源格局,更能让清洁能源惠及更多人,这才是太空探索的真正价值所在。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59
惜陈谈娱乐

惜陈谈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