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泽连斯基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4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

大大大飞 2025-11-04 09:46:35

就在刚刚 泽连斯基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4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他会见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波兰、加拿大、荷兰的北约代表,感谢其持续支持,双方重点讨论了在冬季前加强乌克兰能源系统防护的方案,包括采购防空系统、配套导弹及增强战术航空力量等。 联合国近期发布的评估显示,10月底俄军的针对性打击让乌克兰能源困境进一步加剧,多地能源设施受损后陷入紧急停电,弱势群体将在寒冬中面临更直接的生存考验。 冬天真的要来了,寒风吹起的可不只是雪花。乌克兰老百姓现在最担心的不是战场上的炮火,而是家里突然熄灭的暖气。联合国报告里那句“弱势群体面临生存考验”,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老人孩子可能要在零下温度里硬扛。想想去年基辅部分居民不得不烧柴取暖的场景,今年情况看起来更严峻。 北约这群代表坐在会议室里谈防空系统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算过一笔时间账?现在到乌克兰结冰期只剩几周,采购防空系统、部署航空力量这套流程走完,冰雪怕是早已覆盖第聂伯河。西方援助总是像夏天的雷阵雨——动静大落地迟。去年德国送IRIS-T防空系统时也说要“扭转战局”,结果俄罗斯的导弹还是精准命中了变电站。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能源系统早就成了第二战场。俄罗斯显然摸清了套路:不需要占领土地,只要让乌克兰人在黑暗和寒冷中度过三个月,社会压力就会从内部瓦解抵抗意志。这比坦克冲锋狠多了。北约提供的爱国者系统确实拦截了不少导弹,但乌克兰国土面积这么大,西方援助的防空网始终像件打满补丁的旧衣服,总有漏风的地方。 看看地图就明白,乌克兰需要保护的关键能源设施超过两百处,现有防空力量还不到需求的三分之一。西方国家仓库里确实囤着库存,可谁都不愿掏空自家防御。荷兰最近刚宣布缩减军队规模,德国还在为是否启用战时经济条款吵架,美国明年要大选——这些政治算盘打得比防空警报还响。 更让人揪心的是战争疲劳症开始蔓延。西方社交媒体上已经出现“为什么总要我们买单”的言论,而乌克兰民众的忍耐力也快到极限。当主妇们需要背着孩子去两公里外取水,当医院只能靠柴油发电机维持ICU运转,再多的政治承诺都显得苍白。泽连斯基每次感谢援助时紧绷的下颌线,藏着他没明说的焦虑:盟友的支援永远慢半拍。 战争经济学在这里显示出残酷的规律。俄罗斯用造价几十万美元的无人机,迫使乌克兰发射百万美元级的防空导弹,这种消耗战就像用茅台酒扑灭篝火。西方军火商股价节节攀升的同时,布鲁塞尔的援助会议却总在讨论分摊比例。说真的,那八国代表要是能把讨论经费扯皮的时间省出来,前线阵地的士兵早该收到冬装了。 寒冬对战争的影响比我们想象得更微妙。1812年拿破仑败给俄罗斯的冬天,1941年希特勒的坦克在莫斯科郊外冻结,现在历史似乎换了角色重演。乌克兰人正在证明他们比法国梧桐或德国钢铁更耐寒,但这种考验本不该由平民承担。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09

评论列表

在水一方

在水一方

3
2025-11-04 23:00

旷世戏子:演喜剧给乌克兰人看,演悲剧给全世界人看。

大大大飞

大大大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