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感到很挫败!11月3日,华尔街日报刊文表示,美国曾以为贸易战能改变中国经济,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1-04 09:30:44

美媒感到很挫败!11月3日,华尔街日报刊文表示,美国曾以为贸易战能改变中国经济,但它错了。如果说特朗普的贸易战有什么效果的话,这场贸易战教会中方的东西,恰恰与美国的期望背道而驰,美国非但没有促使北京进行经济再平衡,反而让中国看到,中国何其有必要在半导体等关键领域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以及发展能让自身进行反制的经济武器, 这就让中国需要更多由产业主导的增长,而不是更少。中国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升其自主权,使美国无法左右其命运。中国将不会在美国的压力下,开放更大的市场,也不会减少出口,扩大内需,平衡中美贸易。 很显然,从美媒的这一论调来看,美国大概是没料到,2018 年 3 月特朗普抡起关税大棒时喊出的 “改变中国经济” 口号,最后变成了给自己挖的坑,这也难怪《华尔街日报》会透着股挫败感。 当初美方算盘打得响亮,以为靠加征关税就能逼着中国按美国的剧本走 —— 减少出口、开放市场、在关键领域放弃自主,可六年打下来,结果全拧着来,活脱脱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最打脸的当属贸易数据。特朗普政府先是对 340 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 25% 关税,后来一路加码到对约 3700 亿美元商品征税,甚至 2025 年还一度把累积关税抬到 145%,本以为能把中国出口压垮。 可 2024 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反倒冲到了 6882.8 亿美元,比贸易战前的水平还高,中国照样稳坐美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国,美国大豆、棉花的出口还得靠着中国市场消化,2024 年美国 51.7% 的大豆都销往中国。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自己的贸易逆差没减反增,2023 年货物贸易逆差达 1.06 万亿美元,这关税本质上成了对美国消费者的 “隐性征税”,食品杂货价格四年涨了 25%,相当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半导体领域的博弈更是把这种挫败感拉满。美国 2019 年把华为列入 “实体清单”,2022 年又升级出口管制,连 EDA 软件、先进光刻机都想卡断供应,以为能掐死中国的芯片产业。 可华为 Mate 60 Pro 一亮相就让外界傻了眼,拆机发现麒麟 9000s 芯片实现了国产化,没有 EUV 光刻机照样搞出了 7 纳米工艺。 更没料到的是,中国半导体出口反倒在 2024 年突破万亿,1-10 月就达 9311.7 亿元,增长 21.4%。 而美国芯片企业先扛不住了,英伟达在华收入占比从 20% 跌到 10% 以下,英特尔 2024 年三季度亏了 166 亿美元,CEO 都辞了职,三家美国芯片设备企业因为丢了占收入 40% 的中国市场,天天跑去游说反对制裁,这哪是打压别人,分明是给自己行业捅刀子。 美国想靠 “脱钩断链” 重构供应链,结果也成了笑话。拜登政府鼓噪 “友岸外包”“小院高墻”,可全球供应链只是多拐了几个弯,中国对 “一带一路” 国家的进出口从 2017 年的 7.37 万亿元涨到 2023 年的 19.47 万亿元,朋友圈越扩越大。 更让美国窝火的是,中国还练出了 “反制武器”,新能源 “新三样” 2023 年出口 1.06 万亿元,增长 29.9%,把美国想抢占的赛道给占了。 而美国农民成了最大牺牲品,中国当年转头从巴西进口 5000 多万吨大豆,占进口总量 71%,美国政府只能掏腰包补窟窿,光特朗普首个任期就给了农民超 200 亿美元补贴,可伊利诺伊农会都直言 “补贴换不回失去的市场”。 美国本想靠压力让中国放弃产业主导的增长,结果反而逼中国把产业链架子搭得更牢。现在中国在芯片设计、制造、封装等环节都有了突破,半导体自给率十年上升近 10 个百分点,新能源、稀土等领域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强。 2024 年中国进口规模创历史新高,却没在压力下乱开市场,反而靠高水准开放吸引着全球伙伴,连特斯拉都在华卖出 65.7 万辆的历史新高。 这场贸易战就像美国给中国上了堂 “自主必修课”,本来可能还在犹豫的技术攻关,被制裁一逼全提速了。 美国想要的经济再平衡没等来,倒等来中国在关键领域的 “去美国化”,想要左右中国命运的算盘彻底落空,这种求而不得的挫败感,写在《华尔街日报》的字里行间,藏都藏不住。

0 阅读:0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