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陈永贵病逝,大寨搭了灵棚,昔阳县领导:不拆,就不去祭奠,在得知此事后

笑蓝说 2025-11-03 19:01:23

1986年,陈永贵病逝,大寨搭了灵棚,昔阳县领导:不拆,就不去祭奠,在得知此事后,“铁姑娘”郭凤英这样说.….…   1986 年 4 月,大寨村口的黄土路上,村民们捧着一袋袋家乡土,等着迎接陈永贵的骨灰。 骨灰车从北京开来,车身上沾着沿途的尘土,村民们涌上去,把黄土撒在车旁:“老书记,回家了!”   这袋黄土,藏着他从农民到副总理的一生,也刻着他为大寨、为农业留下的无数印记。   1914 年,陈永贵出生在山西昔阳大寨的一个贫苦农家,家里只有几分薄地。   他十岁就跟着大人下地干活,十四岁能独自扛锄头翻地,饿肚子是常有的事。   抗战时期,大寨遭遇饥荒,又赶上山体滑坡,仅有的耕地被冲毁,村民们都慌了神。   陈永贵站出来,拿着锄头喊:“地没了咱再修,饭没了咱再种!” 带头组织大家筑坎、挖渠。   那时没有机械,全靠人力,他每天第一个上工,最后一个收工,饿了就啃口干粮,硬是保住了大寨的地。   1943 年,陈永贵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了大寨村支书,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他看着村里贫瘠的土地,琢磨出 “土法整地” 的办法,带领村民修梯田,把坡地改成平地。   没有资金,他就带头捐出家里的积蓄;没有技术,就自己摸索,反复试验抗旱保收的办法。   几年下来,大寨的梯田连成片,粮食产量翻了几番,成了附近村庄 “靠自己吃饭” 的榜样。   这是他对大寨的第一个大贡献:让村民们从饿肚子到能吃饱饭,守住了赖以生存的土地。   上世纪六十年代,“农业学大寨” 的口号传遍全国,陈永贵成了农业战线的标杆。   1964 年,毛泽东点名表扬大寨,说 “大寨是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他的名字开始被更多人知道。   他没骄傲,依旧穿着粗布衣,戴着旧草帽,每天泡在田头,指导村民改进种植技术。   为了推广大寨经验,他走遍全国多个省份,分享修梯田、搞集体生产的方法,带动无数农村增产。   1975 年,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他当选国务院副总理,主管农业,从黄土坡走进了中南海,这是对他农业贡献的最大认可。   当了副总理的陈永贵,生活没丝毫变化,依旧抽旱烟,吃粗粮,讲话直来直去。   他常说:“我是农民出身,懂的只有种地,要让更多农民有饭吃。”   在任期间,他推动全国农村开展农田基本建设,修了大量梯田、水渠,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他还关注农民生活,要求地方干部多听农民意见,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这是他对全国农业的重要贡献。   即便身居高位,他每次回大寨,第一件事还是去田头,用手摸一摸土壤,问村民 “今年收成咋样”。   1976 年后,形势变化,“农业学大寨” 的口号逐渐淡化,陈永贵主动提出离开领导岗位。 他没去大城市,先是住到太原,后来干脆回了大寨,住进了以前的老房子。   那时他身体已经不好,却每天拄着拐杖去田头转,看着自己亲手修的梯田,眼里满是牵挂。 1978 年,全国开始推行包产到户政策,有人说 “大寨经验过时了”,他不辩解,只说:“只要能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啥政策都行。”   他依旧关心农业,常跟村民讨论怎么种好地,怎么提高产量,从没放下对农业的执念。   1985 年,陈永贵的身体越来越差,被送到北京医院治疗,可他心里惦记的还是大寨的庄稼。 护士说,他每天都要问:“大寨下雨了吗?地里的玉米该施肥了吧?”   住院期间,他还整理自己多年的农业笔记,想留给村里的年轻人,希望能帮到他们。   1986 年 3 月 26 日,他在北京医院去世,享年 72 岁,临终前还嘱咐:“把我埋在大寨,我要看着村民们好好种地。”   他的贡献,不止是让大寨变样,更是用一生践行了 “为农民谋福利、为农业谋发展” 的初心。 1986 年 4 月 4 日,陈永贵的骨灰被安放在大寨虎头山脚,228 级石阶象征他走过的每一步。   村民们自发搭起灵棚,摆上他的旧锄头、旧烟袋,轮流守灵,没人组织,却来得很齐。   昔阳县干部说灵棚 “不符合规定”,要求拆除,不然不组织官方祭奠,村民们都沉默了。   “铁姑娘队” 带头人郭凤英站出来,对着干部说:“老书记为大寨干了一辈子,我们搭棚送他,天经地义!”   最终,干部没再坚持,灵棚保留了下来,成了村民们对老书记最后的念想。   如今,大寨的梯田还在,只是种上了经济作物,机械代替了当年的人力,但陈永贵的故事还在流传。   村里建了大寨纪念馆,展出他的照片、笔记、用过的农具,每天都有游客来参观。   郭凤英晚年常去陈永贵的墓地,坐在石阶上,跟他说说大寨的变化:“老书记,现在村民们日子好了,您放心吧。”   如今陈永贵的名字或许不再频繁被提起,但他 “自力更生、为民办实事” 的精神,就像大寨的黄土一样,永远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主要信源:(人民网——1986年3月26日 陈永贵在北京逝世 )

0 阅读:111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20

用户10xxx20

4
2025-11-03 19:16

1943年就有了村支书,好早啊。铁姑娘郭凤英是郭凤莲的妹子吧。

笑蓝说

笑蓝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