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彻底炸锅,他们居然把“枭龙”战斗机的生产线全拍了出来,这简直是把自家的“后厨”掀给全世界看。 10月30日巴基斯坦电视台放出的那段视频,刚上线就把全网的讨论热度顶了上去。镜头直接扎进卡姆拉航空联合体的核心车间,没有任何遮掩。 这哪是展示实力啊,分明是把自家最金贵的“后厨”兜底掀给全世界看,简直太不理智了! 要知道这卡姆拉航空联合体可不是普通工厂,那是巴基斯坦能造“枭龙”战机的心脏,是他们空军的底气所在。 “枭龙”这飞机可不是随便攒出来的,当年巴基斯坦为了对抗印度的米格-29,又买不起太多F-16,才跟中国联手花了几十年功夫搞出来的,从最早的“超7”项目到现在的Block3版本,投入的钱和心血没法算。 现在能自己生产这款战机,意味着巴铁在南亚的天空有了说话的分量,这生产线就是他们航空工业的命根子,比家里的保险柜还得严实。 可你看视频里那架势,镜头直接扎进核心车间,连一点遮掩都没有。画面里清清楚楚能看到多架“枭龙”正在组装,连双座版的机身都暴露在外边。 外行人看着热闹,觉得飞机流水线挺壮观,可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门道——生产线的布局、装配的工序、用到的设备型号,甚至工人操作的细节,这些全是机密啊! 就拿那组装流程来说,现代战机生产跟以前手工作坊不一样,讲究的是精准高效的流程,比如美国F-35用的脉动生产线,每一步都藏着产能密码,卡姆拉工厂的生产线就算没那么先进,可流程细节暴露了,对手一眼就能算出他们一年能造多少架,战时能补充多少战力,这等于把自己的家底全亮给敌人看了。 更要命的是那些技术细节,“枭龙”Block3版本刚升级了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还用上了跟歼-20类似的头盔显示器,这些都是提升战斗力的关键东西。 视频里要是拍到了雷达的安装位置、座舱内的设备布局,甚至机身蒙皮的衔接工艺,敌人稍微琢磨一下就能找出破绽。 要知道,战机的隐身性能、航电系统这些核心优势,全靠生产环节的细节把控,现在这么一曝光,等于给对手递了“破解说明书”。 咱再看看别人家是怎么做的,美国造F-35那么牛,年产一百六十多架,可你见过他们把沃斯堡工厂的核心车间随便拍给人看吗?顶多放些远景和非关键工序,像氮化镓雷达芯片这种关键部件的装配,那都是最高保密级别。 俄罗斯更不用说,苏-57的生产线至今都是谜,连个清晰的近景都见不到。哪有像巴基斯坦这样,把核心车间的镜头怼那么近,连设备上的标识都可能被看清的?这根本不是展示自信,是对军事保密的常识性忽视。 尤其要想到印度,印巴本来就是老对手,印度天天盯着巴基斯坦的军事动向。 以前“枭龙”凭着灵活的机动性和先进的武器配置,在对峙中还能占点优势,现在生产线一曝光,印度的军工专家肯定拿着放大镜研究视频,从机身结构到装配工艺,一点点找弱点。 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印度的战机就会针对性地搞出克制手段,到时候“枭龙”的优势可就没了。这不是给自己挖坑吗? 再说这卡姆拉航空联合体,能造“枭龙”已经是巴基斯坦航空工业的天花板了。 当年中巴联手搞研发,巴基斯坦投了一半的钱,才换来了生产权,容易吗?从2007年开始交付第一架,到现在能造最先进的Block3版本,这生产线是巴铁花了十几年才建起来的家业。 军事工厂的保密级别历来是最高的,别说核心车间,就是厂区外围都得有好几道岗,现在居然能让电视台的镜头随便进,要么是内部保密出了大漏洞,要么就是决策层脑子发热,根本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有人可能觉得,巴基斯坦是不是想靠这个炫耀实力?可炫耀也得讲方法啊。 你看中国展示歼-20,要么是在航展上飞几圈展示机动性,要么是公布一些训练画面,从来没曝光过成飞的生产线核心区域。 就算说产能提升,也只是给个大概数字,不会把生产线的细节露出来。这才是聪明的展示,既显实力又保机密。巴基斯坦倒好,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会造飞机,把最不该露的底全露了。 更让人揪心的是“枭龙”的核心技术安全,这飞机的发动机是俄罗斯的RD-93,航电系统里有中国的核心设备,现在生产线一曝光,这些合作方的技术也可能被连带泄露。 以后再跟中国、俄罗斯谈技术升级,人家不得多留个心眼?本来巴基斯坦的航空工业就薄弱,全靠国际合作撑着,这么一搞,说不定连合作方都得重新评估风险,以后想升级技术可就难了。 现在全网讨论得沸沸扬扬,国际上的军事专家肯定也在盯着分析,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就有报告指出视频里泄露了多少机密,到时候巴基斯坦再想补救都晚了。 真不知道巴方是怎么想的,是被短期的宣传效果冲昏了头,还是对保密工作太不上心,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军事机密一旦泄露,再想挽回损失难如登天。 希望他们能赶紧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别再干这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蠢事,不然以后吃大亏的时候,哭都没地方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