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长贝森特今天(北京时间11月3日)接受CNN采访时谈论稀土问题:“中国制定稀土计划已经25年了。美国一直昏睡不醒,但现在本届政府将在未来一两年内以惊人的速度采取行动,摆脱困境。” 只能说贝森特说美国 “一直昏睡不醒” 纯粹是找借口,事实是美国早在 15 年前就被稀土问题惊出一身冷汗,却至今没走出困境。 2010 年中日稀土争端让关键稀土价格飙涨 2400%,波音、丰田的生产线都跟着发抖,那时美国就把稀土安全摆上了总统办公桌,奥巴马政府还推出过 “稀土与关键材料复兴法案”,哪是什么 “昏睡” 状态。 到了特朗普时期动作更猛,援引冷战时期的国防生产法,把稀土提升到和战时坦克生产同等高度,数千万美元补贴砸向 MP Materials 这样的企业,还给芒廷帕斯矿开环保绿灯,可结果呢? 2024 年这座美国唯一在运营的稀土矿产出 4.5 万吨精矿,却有 96% 被装上货轮运往中国提炼,等于美国自己挖矿,给中国的加工厂当 “原料供应商”,甚至这家矿的运营方还有 10% 股份属于中国企业,这算哪门子 “摆脱困境”。 真正卡美国脖子的从来不是稀土矿,而是提炼技术这道过不去的坎。中国从 1970 年代徐光宪院士提出串级萃取理论就开始深耕,几十年磨出的技术壁垒有多硬? 全球 92.3% 的稀土分离产能都在中国手里,能把 17 种稀土元素逐一分开,纯度稳定在 99.9999%,而美国企业目前也就只能分离几种,纯度还不达标。 更讽刺的是成本,中国加工一吨稀土的成本约 1.5 万美元,美国得花 5.8 万美元,光处理含放射性的废水,美国一吨就要 50 美元,中国只要 10 美元。 F-35 战机的激光制导系统、特斯拉的电机都需要镝和铽这类重稀土,而中国控制了全球 90% 以上的中重稀土加工能力,2025 年中国实施出口管制后,五角大楼私下承认,要是断供 F-35 生产线可能停摆 6 个月以上,这就是技术霸权的底气。 美国所谓的 “稀土计划” 早就是烂尾工程的代名词。2019 年特朗普就发布 “减少关键矿产依赖” 行动计划,给芒廷帕斯矿砸了近 10 亿美元,号称要重建产业链,可到现在挖出来的矿石还是得送中国加工。 2025 年特朗普又和澳大利亚签 85 亿美元大单,吹嘘 “一年后稀土用不完”,可澳大利亚自己也没有精炼技术,挖出来的矿照样得运中国。 美国寄望的澳洲莱纳斯公司,拿了美国国防部的钱要在得州建厂,可产能要到 2026 年才释放,一年也就 5000 吨,连美国军工需求的零头都不够。 更别提美国的技术人才断层了,稀土分离的熟练工比大熊猫还稀有,光培训就得两年,这哪是 “一两年” 能补上的窟窿。 再看产业链建设的周期,建一座大型稀土分离厂光选址、环评、调试就得 5-7 年,下游磁体产业链成熟更是要 8-10 年,美国现在的项目大多还停留在 “挖矿石” 阶段,要实现 “从矿山到磁体” 的全流程自主,专家说至少要 10-15 年。 德州那个刚投产的分离厂,顶多产点基础的钕镨金属,高性能磁体还得靠进口。美国能源部的备忘录都写着,就算所有项目按时落地,2028 年本土分离产能也只能满足军工需求的三成。 欧盟给自己定的目标是 2030 年才实现 40% 的加工能力,日本更是要到 2035 年后才可能突破高端链条,对比之下,贝森特说 “未来一两年以惊人速度摆脱困境”,简直是拿行业常识当玩笑。 专利更是美国绕不开的铁墙,中国持有全球 67%-85% 的稀土相关专利,仅分离领域就有 84.7% 的有效专利,2025 年全球新增稀土专利里中国占 82%,美国才 7%,而且大多是无效专利。 中国还把全产业链技术纳入出口管制,哪怕境外产品含 0.1% 中国技术成分都要许可,美国想另起炉灶都没地方抄作业。 台积电美国工厂的稀土库存只够撑 30 天,三星、大众的生产线也依赖中国材料,这些企业比谁都清楚,美国的 “惊人速度” 只是政客的空话。 毕竟挖矿谁都会,可把矿石变成能造战机、芯片的高纯度材料,没个几十年积累根本做不到,美国折腾了 15 年都在原地打转,现在说一两年解决,不过是给无能找块遮羞布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