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调理肾阳不足型鼻炎:穴位手法详细解析每到秋冬季节,或是气温骤降时,有些

飞翔说健康 2025-11-03 11:23:39

小儿推拿调理肾阳不足型鼻炎:穴位手法详细解析

每到秋冬季节,或是气温骤降时,有些孩子就会开始“感冒”,症状总是反复:鼻涕清稀如水,喷嚏连连,早晚尤其严重。

家长可能误以为是抵抗力差、反复感冒,但吃了很多感冒药也不见好转。这时,我们需要警惕一种特殊类型的鼻炎——肾阳不足型鼻炎。

肾阳不足、肺气虚寒和脾气虚弱导致的鼻炎,虽然症状有相似之处(比如都可能流清鼻涕),但其根本病机、核心症状和调理方向截然不同。

我们详细梳理了三者的区别:

三型鼻炎鉴别表特征肺气虚寒型脾气虚弱型肾阳不足型核心病机肺气不足,卫表不固,寒邪袭鼻脾失健运,气血不足,湿浊上泛于鼻肾阳亏虚,温煦失职,寒水泛鼻鼻涕特点鼻涕清稀,量中等。遇风冷加重。鼻涕清稀或粘白,量多如水,淋漓不止。鼻涕清稀,量多不止,如水滴,难以收敛。喷嚏特点喷嚏频作,声音一般。喷嚏连连,但声音可能低弱。喷嚏频发,多发生在清晨,伴有畏寒。鼻粘膜颜色鼻粘膜淡红或苍白。鼻粘膜肿胀明显,颜色淡白。鼻粘膜苍白、水肿非常明显。全身伴随症状重点在肺卫:重点在脾胃:重点在肾与全身:• 气短懒言•   面色萎黄或虚浮•  畏寒肢冷,手脚冰凉• 语音低微•   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大便不成形)•   可能会伴有腰膝酸软• 容易感冒、自汗(白天不活动也出汗)•   精神疲倦,四肢乏力•   精神萎靡,嗜睡• 怕风•   舌体胖大、有齿痕•   小便清长,夜尿多

•   或伴有发育迟缓、遗尿

•   舌质淡胖,苔白滑好发季节/时间秋冬季节、气温变化时加重。季节交替、湿气重时(如长夏)可能加重。冬季和夜间、清晨加重最为明显。

在临床中,这三型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密切的演变关系:

常见发展路径:病情通常由浅入深。

初期:多表现为肺气虚寒,因反复感冒或治疗不当所致。

中期:久病不愈,“子盗母气”(肺属金,脾属土,土生金),肺虚导致脾气虚弱,出现脾肺两虚。

后期:久病及肾,“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长期的气虚最终会损伤肾的纳气功能,导致肾阳不足。因此,肾阳不足型鼻炎常见于病程漫长、体质虚弱的孩子或成人。

兼夹证型:很多患者是混合型,例如:

脾肺气虚:同时有怕风、气短(肺虚)和食欲差、乏力、便溏(脾虚)的表现。

肺肾两虚:同时有怕风、易感冒(肺虚)和腰酸、畏寒、夜尿多(肾虚)的表现。

因此,辨别这三种证型,关键在于抓住全身伴随症状。仅仅看鼻子很难区分,但结合孩子的食欲、二便、精神、怕冷程度等,就很容易判断病位是在肺、在脾还是在肾。

对于小儿推拿而言,健脾(补脾经、摩腹、捏脊)是增强体质、防止复发的基础大法。如果已发展到肾阳不足,则必须加入温补肾阳的穴位,疗程也需要更长。

治法:温补肾阳,宣通鼻窍。

温补肾阳:补肾经,揉肾俞、丹田、太溪,横擦八髎。

补肾经

位置:在小指末节的螺纹面。

手法:用您的拇指螺纹面,从孩子小指的指尖直推向指根(向心方向),推100-500次。

作用:这是最直接的补肾手法,能滋养肾阴,温补肾阳,从根本上改善肾阳不足的状态。

揉肾俞

位置: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简单找法:找到孩子肚脐眼正对着后背的脊柱点(命门穴),旁开两指宽即是。

手法:让孩子趴着,您用双手拇指的指端或螺纹面同时按揉两侧的肾俞穴。揉2-3分钟,最好揉到局部皮肤有温热感。

作用:温煦肾阳,强腰固精。这是肾的背俞穴,直接刺激它能将阳气输送入肾,效果非常直接。

丹田

位置:在肚脐下方的小腹部(通常指脐下2-3寸的整个区域)。

手法:用您的掌根或拇指轻轻地、顺时针揉动这个区域。揉2-3分钟。

作用:丹田是人体元气汇聚的“仓库”。揉丹田能培补元气,温养下焦,对于肾阳虚引起的畏寒、遗尿等有很好效果。

揉太溪

位置:在脚的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手法:用拇指指端按揉此穴,感觉微微酸胀为宜。揉1-2分钟。

作用:太溪是肾经的“原穴”,是肾脏元气经过和留驻的地方。揉太溪能补肾气,壮肾阳,增强肾的功能。

横擦八髎

位置:在骶骨部位,即臀部上方、腰椎下方的骨头上,上面有八个孔穴(骶后孔)。

手法:让孩子趴着,先将您的手掌搓得滚热,然后用掌面在八髎穴区域横向地、快速地来回摩擦。一定要摩擦到皮肤发烫,甚至感觉热力能透到腹部深处为最佳。

作用:这是温补肾阳最强效的手法之一。能温暖整个下焦和肾区,驱散深层的寒气。

八髎穴位置图(一边4个穴位,呈现对称分布,总共8个穴位,俗称八髎)

宣通鼻窍:拿风池,揉风门、鼻通、迎香,黄蜂人洞。

拿风池

位置:在颈后,当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手法:用拇指和食、中二指相对,捏拿起此处的筋腱,做一紧一松的提拿动作。拿5-10次。

作用:发汗解表,祛风散寒。风池是风邪入口,拿之可有效祛除风寒,开通鼻窍。

揉风门

位置:在背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手法:用拇指按揉,揉1-2分钟。

作用:风门是“风邪出入的门户”。揉风门能宣肺解表,疏散风寒,增强肺卫功能,防止外邪入侵。

揉迎香

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手法:用食指或中指的指端按揉两侧迎香穴。揉1-2分钟。

作用:通利鼻窍的要穴。能迅速缓解鼻塞、流涕。

揉鼻通(上迎香)

位置:在鼻翼两侧,鼻唇沟的上端尽头处。

手法:用中指指端按揉。揉1-2分钟。

作用:宣通鼻窍。功效与迎香穴类似,两者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先按揉一边后,再按揉另一边,以免孩子呼吸不畅)

黄蜂入洞

位置:鼻孔下缘或鼻翼根部。

手法:用您的食、中二指指端,轻轻贴在孩子两侧鼻孔下缘,进行小幅度的揉动。揉100-300次。

作用:这是一个复式手法,性温,能温肺散寒,通窍止涕,对鼻流清涕效果特别好。

随症加减:形寒肢冷,加推三关。

推三关

位置:在前臂的桡侧(拇指一侧),从腕横纹到肘横纹成一条直线。

手法:用您的食、中二指并拢,从孩子的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推100-300次。

作用:此穴性大热,像在体内升起一个“小火炉”,能温阳散寒,补气行血,为全身提供阳气支持。

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休息几天后可继续下一个疗程。

家长护理要点

1.避寒保暖:特别注意头颈部、背部和足部的保暖。出门戴口罩、围巾,避免冷风直吹。

2.饮食调护:忌食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冰淇淋、冷饮、西瓜、梨等。多吃性温的食物,如核桃、山药、红枣、桂圆、羊肉(适量)、生姜等。推荐食疗方:核桃山药粥(核桃仁、山药、大米同煮)。

3.保证睡眠:夜间是阳气潜藏、阴精充盛的时候,早睡有助于培补阳气。

4.适度运动:天气好时,进行适度的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晒太阳(尤其是背部),借助自然之力温补阳气。

5.热水泡脚:每晚用温水给孩子泡脚15分钟,水位没过脚踝,可加入几片生姜,能引火归元,温暖肾经。

总而言之,调理肾阳不足型鼻炎的关键在于‘温补’与‘通窍’双管齐下。通过‘补肾经、揉肾俞、擦八髎’等方法温补肾阳,治其根本;再结合‘推三关、拿风池、揉迎香’等手段散寒通窍,缓解症状。

同时,切记避寒保暖、忌食生冷,为孩子的生活营造一个‘温暖’的环境,让孩子的的症状早日改善,摆脱鼻炎的困扰,自由呼吸,快乐奔跑!

0 阅读:14

猜你喜欢

飞翔说健康

飞翔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