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挑衅中国,我们是时候拿琉球问题进行反击了。 刚过去的 APEC 会议上,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干了件明知故犯的事 —— 非要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人见面,还在社交平台上发照片,一口一个 “总统府资政” 地叫着。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言行失当,驻日大使馆直接点破了要害:这是公然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碰了中日关系的红线。 有人可能会说,直接在涉台问题上跟她掰扯清楚就行。 但这事得换个角度想,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就像家里的事轮不到外人指手画脚,跟日本在这上面反复纠缠,反而落了下乘。 高市早苗敢这么跳,无非是觉得能拿台湾问题恶心人,可她忘了,日本自己身上也挂着个没解决的 “历史包袱”—— 琉球问题。 要说琉球和日本的关系,得从根上捋。 早在明朝的时候,琉球就是个独立的王国,年年给中国进贡,文化、服饰都带着自己的特色,跟日本半毛钱关系没有。 直到 19 世纪末,日本趁着清朝国力弱,硬是把琉球吞并了改成冲绳县,这本身就是强取豪夺。 关键是二战结束后,国际社会早有定论,《旧金山和约》明确把琉球交给美国托管,根本没说给日本。 可美国后来干了件不地道的事,1972 年跟日本签了个《归还协定》,把琉球的行政管理权私下发给了日本。 但主权这东西不是谁给谁就管用的,联合国宪章里写得明明白白,这种没经过国际社会认可的 “私相授受” 根本站不住脚。 简单说,日本现在对琉球的控制,就像没办过户手续住别人房子,房本上压根不是它的名字。 高市早苗们在涉台问题上拿 “原则” 说事儿,可在琉球问题上却揣着明白装糊涂。 要知道,日本当年殖民台湾的历史账还没算清,现在又想干涉台湾事务,这种双重标准本身就站不住脚。 而琉球问题刚好戳中了日本的痛处,因为这事儿不仅有历史理据,还有现实支撑。 现在的琉球早就不是几十年前的样子了。 冲绳大学去年的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年轻人都觉得自己是 “琉球人”,不是 “日本人”。 当地的琉球语、传统节日都在复兴,年轻人结婚都开始用古礼,这就是身份认同在变。 还有一点就是美军基地问题,琉球面积只占日本的 0.6%,却扛了全国七成的驻日美军,过去五年里美军犯了 200 多起刑事案件,飞机噪音、环境污染就没断过,当地人早就怨声载道了。 这种不满已经变成了实际行动。 琉球的 “嘉利俱乐部” 在地方议会拿下了 15 个席位,直接能左右当地议题,还有 10 万人联署要搞自治公投。 今年 3 月联合国原住民权利委员会都把琉球问题列为关注事项,这说明这事已经不是日本能自己捂得住的 “家务事”,成了国际社会都看着的议题。 拿琉球问题回应日本的涉台挑衅,好处不止一点。 首先法理上站得稳,所有依据都来自二战后的国际条约,不是凭空捏造,高市早苗想反驳都没地方找理由。 其次能打乱日本的节奏,它总想着在台海周边搞动作,咱们抛出琉球问题,等于开辟了新战场,让它顾此失彼。 更重要的是,这是在呼应琉球人民的诉求。 他们想摆脱美军和日本的控制,想自己决定未来,这本身就是正义的事。 咱们支持他们的合理诉求,既不是干涉他国内政,也不是搞地缘博弈,而是在维护二战后的国际秩序,大家说是不是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