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要花165亿,拆掉华为设备! 据外媒报道,德国政府正计划拿出超过20亿欧元,相当于165亿人民币,来补贴运营商替换掉网络中的华为、中兴设备。 这笔钱最终将由德国纳税人承担。有消息称,政府还在讨论钱从哪里出,是动国防预算还是基建资金。 其实去年7月,德国就已经和几家主要电信公司达成协议,要求他们在2026年前先换掉核心网里的中国设备,然后在2029年前把所有无线接入网和传输设备也都换完。 这哪是拆设备,分明是拿着纳税人的钱为政治妥协买单。165亿人民币不是小数目,德国政府连钱从哪儿出都还没敲定,一会儿琢磨动国防预算,一会儿又打基建资金的主意,说到底就是这场“去华为化”本就不是运营商的自愿选择,而是硬着头皮接下的政治任务。 德国运营商对这事的抵触早不是秘密。华为设备在德国市场占比接近六成,性价比和稳定性都是行业公认的,沃达丰近期还悄悄签了新合同维持华为设备占比,德国电信更是直接找政府要补贴才肯谈替换的事。他们心里门儿清,换成爱立信、诺基亚的设备,不仅采购成本飙升,后续的网络整合、人员培训都是隐性开销,德国联邦铁路公司单自身设备替换就要花超4亿欧元,更别说全国范围的改造了。 最讽刺的是,这场折腾的由头——“安全风险”,至今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证据。华为德国公司早说了,从没任何可信场景能证明其技术有安全问题,反倒是长期监听德国的是谁,全世界都心知肚明。德国自己也不是没挣扎过,去年组阁谈判时特意把“可信国家部件”改成“可信部件”,就是想给华为留条路,可架不住美国和欧盟的轮番施压,最终还是选了妥协。 这种妥协早有前车之鉴。之前为了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德国放弃了廉价能源,现在又要为换设备延缓数字基建进程。要知道德国的5G发展本就落后于多数欧洲国家,强行替换设备只会让进度更慢,消费者还得跟着承担更高的通信费用。更矛盾的是,2025年前8个月中国刚重回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大众、宝马这些支柱企业离不开中国市场,稀土等产业链更依赖中国供应,这边砸钱拆设备,那边还得维持经贸合作,这种分裂操作实在难让人理解。 默茨政府之前刚搞了5000亿欧元的基建特别基金,喊着要提升竞争力,转头就把钱砸进这种内耗里。纳税人的钱该用在改善民生、升级产业上,而非为地缘政治博弈买单。这场昂贵的“替换手术”到底能换来什么,恐怕只有德国民众在交账单时才能真切体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