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指出:中国不少武器的性能已经超过了美国,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中国制造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1-02 20:30:29

俄专家指出:中国不少武器的性能已经超过了美国,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中国制造的新型武器越来越强大,像东风-17导弹、055大型驱逐舰这样的装备,其性能指标确实比美国同类武器更为出色。 但就像俄罗斯专家点破的那样,这些宝贝疙瘩大多是 “温室里长起来的好苗子”,还没真刀真枪在战场上闯过。 先看 055 大型驱逐舰,这玩意儿刚亮相时就把外界惊着了,12500 吨的标准排水量比美国最新型的阿利・伯克级 Flight III 型还多出一截,甲板下藏着 112 个导弹发射筒,比伯克级的 96 个足足多了 16 个,不管是防空、反舰还是打潜艇,弹药储备都更足。 2024 年南部战区搞的跨昼夜训练里,3 艘 055 凑一块儿演练对海突击,延安舰还曝光过和 “强敌” 玩电磁战的画面,电子干扰一开,配合舰载机就能把对方电子战飞机驱离,看着挺唬人。 可要是较真说实战,阿利・伯克级早在 1991 年海湾战争就发射 “战斧” 导弹炸目标,后来在叙利亚空袭里更是常客,舰体上的弹痕和磨损都是实打实的战场印记,而 055 首舰 2020 年才正式服役,至今没机会在真战场里检验电磁干扰在复杂环境下好不好使,导弹发射系统在高海况持续作战会不会掉链子。 东风 - 17 更不用提,这导弹长得就特立独行,三棱锥形的乘波体弹头能在大气层边缘 “打水漂”,最高速度超过 10 马赫,2017 年试射时飞了 1400 公里,最后落点离目标就几米远,精度比狙击枪还准。 美国同类的高超音速武器折腾了好几年,试射还频频失败,论参数确实被东风 - 17 甩在后面。 但问题是,东风 - 172019 年才公开亮相,除了训练和试射从没真用于实战,谁也说不准在强电磁干扰下,它的滑翔弹头还能不能精准锁定目标,面对密集的反导拦截网时,那些花哨的机动动作会不会被破解。 美军的 “战斧” 导弹虽说速度慢,可从利比亚到伊拉克,打了几十年实战,哪类目标该用哪种弹头,遇到拦截怎么变轨,早就摸得门儿清。 歼 - 20 也是个典型,作战半径能到 2000 公里,加满油能前出日本海,6 条生产线全开一年能造 100 架,现在列装数量都快突破 400 架了。 论隐身性能和航电系统,比美国的 F-35 还略胜一筹,可 F-35 早就在阿富汗扔过炸弹,F-22 在 2011 年利比亚的 “奥德赛黎明” 行动里,从美国本土起飞直飞利比亚炸机场,实战经验攒了一箩筐。 歼 - 20 虽然在南海、黄海练过拦截外机,可那都是 “模拟对抗”,真到了战场,隐身涂层在恶劣环境下会不会掉,雷达开机会不会被对方捕捉,这些只有打一仗才能知道。 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更是技术突破,采用中压直流技术,故障率能控制在每 3200 次 1 次,比美国福特号的每 200 次就出故障强太多了。可福特号再拉胯,好歹真弹射过 F-35C,哪怕出了不少问题,也算摸清楚了实战中弹射系统的损耗规律。 福建舰还没正式服役,那些弹射数据都是试验场里测出来的,真到了高强度作战时,一天弹射几十架次,系统能不能扛住,维修兵能不能快速排除故障,这些都是未知数。 当年两伊战争就闹过笑话,伊朗和伊拉克花几千亿美元买了美制 F-14、苏制米格 - 23 这些先进战机,还有 “萨姆” 防空导弹,结果士兵不会用,坦克当固定火力点,导弹瞎打城镇,先进武器愣是打出了二战水平。 这事儿就透着个道理:武器再先进,没经过实战打磨,没配上合适的战术,没练出能驾驭的兵,就是个昂贵的摆设。 中国的东风 - 21D 号称 “航母杀手”,射程 3000 公里能打移动航母,可从没真跟美军航母战斗群过过招,对方的电子战飞机会不会干扰它的制导信号,护航舰队的防空导弹能不能拦住它,都得打个问号。 不是说中国武器不行,相反,这些装备的性能确实够硬核,只是实战这堂课还没上。美军的装备就像身经百战的老江湖,身上带伤但经验丰富;咱们的武器是天赋异禀的新手,拳脚利落可没打过硬仗。 那些训练中没暴露的小毛病,比如装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稳定性,操作人员在紧张战局里的反应速度,后装保障能不能跟得上,只有真刀真枪的实战才能扒开表象见真章。毕竟纸面上的参数再漂亮,也不如战场上的一发实弹来得实在。

0 阅读:93

评论列表

文武铖

文武铖

3
2025-11-02 20:52

嗯嗯,外贸版丧彪和外贸版死亡天使已经教阿三开的阵风和苏30什么是实战了

猜你喜欢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