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中国和美国的最大不同,中国有“五年计划”,美国有“四年策划”。中国的“五年计划”是规划下一个五年,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美国的“四年策划”是研究策划,击败下一个总统竞争对手的锦囊妙计。 中国的 “五年计划” 从不是墙上挂的空话,是实打实的发展蓝图。从 “一五” 计划奠定工业基础,到 “十四五” 规划推进高质量发展,七十多年来一张蓝图绘到底。 “十三五” 收官时,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行动,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整体迈入小康。 紧接着 “十四五” 接上力,继续推进乡村振兴,现在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 450 万公里,村村通了硬化路、通了快递,就连偏远山区的土特产都能通过电商卖向全国。 这种衔接不是巧合,是前一个五年铺路,后一个五年延伸,每一步都踩在点子上。 就拿基础设施来说,中国的五年计划从来都是 “建了就用、用了再升级”。 2018 年 “十三五” 期间,中国高铁里程突破 2.9 万公里,到 2023 年 “十四五” 中期,这个数字已经冲到 4.5 万公里,占全球高铁总里程的 70% 以上。 反观美国,上世纪 60 年代就建成了州际公路网,可近几十年没怎么升级,现在高速公路破损率超过 30%,桥梁有近 5.6 万座存在安全隐患。 科技领域的对比更明显。中国的五年计划始终盯着核心技术突破,一代接一代投入。 “十三五” 期间,国家在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投入研发资金超 2.5 万亿元,到 “十四五”,这个数字每年都保持两位数增长。 新能源领域更不用说,“十三五” 布局的光伏、风电产业,到 “十四五” 已经领跑全球。 这种持续投入不是一蹴而就,是每个五年都在为下一个五年打基础,慢慢从跟跑变成了领跑。 美国的 “四年策划” 完全是另一种画风。每到选举年,两党就忙着互相拆台,总统候选人把心思都放在怎么击败对手上。 特朗普 2017 年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推翻奥巴马的医保法案,废除了近 20 项奥巴马时期的政策。 拜登上台后又反手推翻特朗普的 17 项政策,包括退出巴黎协定又重新加入,退出 TPP 又搞起印太经济框架。 政策像走马灯似的换,企业根本不敢做长期投资。 就说美国的高铁计划,喊了二十年,从奥巴马到特朗普再到拜登,每届政府都提,但始终停留在纸面上,至今只有加州一段不到 500 公里的试验段,还因为资金扯皮多次停工。 美国的 “四年策划” 不仅没让国家往前跑,还总想着给前任挖坑。 特朗普时期搞的对华贸易战,加征的关税让美国企业成本暴涨,农民损失超百亿美元,可拜登上台后不仅没取消,还变本加厉搞芯片禁令。 结果呢?美国自己的芯片企业订单暴跌,而中国的上海新阳趁机补上光刻胶缺口,国内光刻胶自给率从 5% 提到了 27%。 两党争斗更离谱,2021 年拜登提出的 1.2 万亿美元基建法案,在国会谈判了 8 个月才通过,可到 2023 年底,实际落实的资金还不到 30%,剩下的全卡在两党博弈里。 这种内耗不是偶尔,是每四年就重复一次,你修的路我偏要挖,你定的规矩我偏要改,国家发展根本没个准方向。 大国竞争拼的从来不是一时的爆发力,而是长久的耐力。 中国的方向始终没变,就是向前、向前;而美国忙着勾心斗角,早就忘了该往哪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