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被俘最高将领吴成德,回国后被开除党籍军籍,不敢回家见父老,生活十分艰苦。1

丽旭夜谈娱乐啊 2025-11-01 15:04:07

志愿军被俘最高将领吴成德,回国后被开除党籍军籍,不敢回家见父老,生活十分艰苦。1996年,吴成德将军在84岁高龄时与世长辞。他的一生可谓传奇而坎坷,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在抗美援朝的炮火中,一位师级政委为何选择留下数百伤员,宁愿孤军游击十四个月?被俘后遭受伪造污名,回国却蒙尘二十七年,他如何在清贫中守住初心? 吴成德1912年出生在山西新绛一个普通农家,那时候日本鬼子刚开始闹腾华北,乡下日子苦哈哈的,吴成德从小就帮家里干农活,还挤时间上私塾念书。长大点,他当了小学老师,教孩子们认字算数,本想安稳过日子,可国家遭难,他哪能坐得住。1937年抗日烽火烧起来,吴成德扔下教鞭,投身救国队伍,次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一头扎进革命洪流里。 早年吴成德在地下党干宣传,组织村民建自卫队,教大伙儿用土枪对付敌人。解放战争打响,他调到晋冀鲁豫野战军,当团政治处主任,跟着部队翻山越岭,扫荡残敌据点。新中国成立那年,他升到第六十军一八○师政治部主任,整训部队,讲党的群众路线,让战士们明白为人民打江山是为了啥。1950年秋天,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大战开幕,吴成德兼任一八○师代政委,率一万一千官兵跨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那时候朝鲜山高林密,冬天冻得人骨头疼,吴成德每天给干部战士讲党的政策,鼓劲儿大家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作风。 第五次战役打得最凶,1951年5月,一八○师守阵地,敌军炮火飞机齐上,阵地成火海。吴成德指挥部队死守,亲自上阵射击。突围命令下来,他下定决心不扔下伤员,就带着几名干事和四百多名伤兵转移,主力部队先走。这一步,耽搁了二十分钟,跟师部脱节了。从5月26日开始,他们在朝鲜37度线附近山区打游击,靠山吃山,嚼树皮喝露水,坚持十四个月。敌军搜捕队来回扫荡,他们东躲西藏,队伍从四百多人减到只剩三人。吴成德始终没忘党员身份,给同志们讲党的道理,稳住大家的心。 1952年7月,他们在转移中落入敌军埋伏,全被俘了。吴成德起初瞒着身份,自称普通干部,跟战士们挤在战俘营木棚里。营里条件差,吃的霉面包喝稀汤,衣服破了就自己缝补。敌人很快就识破他是谁,美军把他当头号目标,关进釜山战犯监狱。审讯室灯光晃眼,他们先用拳脚招呼,又上皮鞭水刑,吴成德咬牙顶住,一字不吐。见硬的不行,敌人请来心理专家,用催眠加微弱电击,趁他神志不清,录下伪造的投降声明,还编排要去台湾的话。吴成德醒过来,气得直骂这是陷害,可录音成了铁证,他想证明清白,只能活着扛下去。 监狱日子更苦,敌军双管齐下,身体上折腾,心理上瓦解,想让志愿军官兵服软。吴成德没上当,他继续给同志们做思想工作,传党的文件,讲祖国情况,让大家盼着早日归队。停战协议1953年7月签了,交换俘虏分批进行,吴成德职务最高,是最后一批,1954年才回国。那时候他体重从一百多斤瘦到不足百斤,风一吹就站不稳。安置在归管处休养一阵,组织审查他的供词,开除党籍军籍,派到西北农场改造。 回国后,吴成德最怕的就是回家见父老。那份伪造污名像块石头压心头,他觉得自己对不起党,对不起乡亲,就不敢回山西老家。农场劳动从早到晚,扛锄头耕地,推车运土,一天三餐野菜粥,住土坯房,冬天风从缝里钻。二十七年啊,从1954年到1981年,他埋头干活,不抱怨一句,还教身边青年识字,讲革命道理。生活再苦,他总记得自己是党员,得对得起那身军装。那些年,他给家里的信写得短,怕添麻烦,乡下父老问起,他就让别人传话,说在外头挺好。 日子一天天过,组织没忘他。1981年,深入复查,确认供词是敌人伪造的,吴成德终于洗刷冤屈,恢复党籍军籍。那年他快七十了,头发白了,收拾行李坐火车回乡。村里人听说他回来,围上来问长问短,他简单说说战场旧事,就去走访老屋。平反后,吴成德没要优待,到地方上干教育工作,宣讲抗美援朝精神,告诉年轻人和平来之不易,得珍惜。晚年在北京,他每天看党报,品茶聊天,教育后辈不忘初心。 吴成德的一生,就跟志愿军那段历史一样,传奇中带坎坷,大起大落里见真章。他从老师到政委,从战场到农场,从被俘到平反,始终把党放在心上,把同志当家人。被俘是耻辱,可他用十四个月游击证明了志愿军的骨气;蒙尘二十七年,他用清贫日子守住了党员本色。

0 阅读:1
丽旭夜谈娱乐啊

丽旭夜谈娱乐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