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与中国闹翻4年后,如今终于承认做错了!当初美台说好5年内建成五座芯片工厂,要创造数万个高薪岗位,不光他信,就连老百姓都翘首以盼,甚至当地媒体都天天吹“这是立陶宛的黄金机遇”。可谁能想到,这饼画得越大,最后摔得越惨。 当初那饼画得的确是够大。台湾民进党当局先抛了个“大礼包”,说要拿650万欧元帮立陶宛建半导体园区,还额外给1400万欧元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立陶宛当时的总理西蒙尼特一听,直接在网上喊口号,说五年内要建五座芯片工厂,能造出数万个高薪岗位,平均每个月工资都能有1万欧元。这对一个人口还不到300万的小国来说,简直是做梦都能笑醒的好事。 更让他们动心的是美国还站出来背书,当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公开说支持他们和台湾合作,甚至在台湾那个代表处成立当天,还批准给台湾卖3.85亿美元的武器,故意给立陶宛撑腰。当地媒体跟着起哄,天天说立陶宛要变成“东欧的硅谷”,老百姓也盘算着以后不用出国就能进芯片厂拿高工资,个个都盼着这“黄金机遇”早点来。 为了接住这个“天上掉的馅饼”,立陶宛当时真是昏了头,干了件触碰中国底线的蠢事。2021年11月,他们居然允许台湾当局在首都维尔纽斯设立以“台湾”为名的代表处,这可是明晃晃地违背了和中国建交时答应的“一个中国”原则。 不光如此,立陶宛还主动退出了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17+1”合作机制,一门心思要抱美台的大腿。中国向来把“一个中国”当成红线,谁碰谁就得付出代价。很快中国就把两国的外交关系降成了代办级,这在咱们建交的183个国家里都是独一份的,还限制了立陶宛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立陶宛当时觉得有美台撑腰不怕,可没想到这才是噩梦的开始。 本以为能靠着美台的承诺翻身,结果那饼根本就是虚的,反而把自己的经济摔得稀碎。先说说那吹得震天响的芯片工厂,别说五座了,连一座的影子都没见着。 立陶宛自己的科技巨头本来想和台湾合作建工厂,结果发现电力根本不够用,预计到2027年都解决不了,工业用地审批也慢得要命,最后只能宣布项目暂停。这一下不光35亿欧元的投资泡汤了,连说好的6000个高薪岗位也飞了,更别提带动GDP增长了。 更惨的是原来的生意也黄了。2019年的时候,立陶宛的农产品、激光设备还源源不断卖到中国,农业收入三年涨了30%,野生三文鱼在咱们超市都能买到。可关系一闹僵,对华出口一下就掉了八成多,到2024年上半年,出口额从1.3亿欧元跌到只剩0.12亿欧元,跌幅高达91%。 当地有个百年乳企,以前生意好得很,现在因为卖不出货,只能关掉三条生产线,几百个工人丢了工作。物流行业也跟着遭殃,立陶宛本来靠着中欧班列和港口当欧洲的运输枢纽,结果被排除在重要节点之外,贸易量一下降了28%,好多物流公司都快撑不下去了。 这时候立陶宛才想起找美台帮忙,可人家根本不接茬。美国当初说得好听,结果只给了一笔6亿美元的出口贷款,实际到账的才900万,连塞牙缝都不够。台湾当局更离谱,立陶宛找他们要援助,他们居然提条件让把“代表处”改成“大使馆”,这分明是让他们接着踩红线,立陶宛哪敢答应,只能灰溜溜地回来。欧盟之前还帮着立陶宛去世贸组织告中国,结果2024年初就以“技术原因”暂停了诉讼,说白了就是不想再蹚这浑水了。 钱越来越难赚,物价却一个劲地涨,立陶宛老百姓的日子别提多难熬了。2025年上半年GDP看着涨了3.1%,可环比才涨0.3%,基本等于没动,超市里的面包价格比2021年贵了40%,大家怨声载道。 之前立陶宛总统还说别对改善和中国的关系抱太大希望,可新政府一上台,“准总理”就赶紧说允许设那个代表处是“重大外交错误”,想修复关系,总统也赶紧表态支持。这哪是真心知道错了啊,分明是兜里没钱了,再硬撑下去国家都要扛不住了。 想想也挺讽刺的,当初为了个虚无缥缈的“芯片梦”,非要去碰中国的红线,把好好的生意伙伴得罪了,最后美台的承诺全是空头支票,自己的经济却一落千丈。 立陶宛现在认错哪里是良心发现,不过是实在活不下去了,想赶紧找中国缓和关系,好让老百姓的日子能好过点。这事儿也给其他小国提了个醒,抱别人的大腿不如守好自己的底线,天上掉的馅饼,说不定就是裹着糖衣的陷阱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