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荣耀》:中共台湾省工作委员会的四位领导人,分别是蔡孝乾、陈泽民、张志忠、

可爱卡梅伦 2025-10-31 11:57:47

《沉默的荣耀》:中共台湾省工作委员会的四位领导人,分别是蔡孝乾、陈泽民、张志忠、洪幼樵。四人之中三人叛变,陈泽民率先变节,唯有张志忠软硬不吃。蒋经国亲自出面拉拢其两次,施以严刑拷打的次数更是不计其数,但张志忠三年来“未供一人,未供一事”。保密局最终一无所获。1954年3月16日,南通女婿张志忠在台北马场町刑场从容赴死。 马场町的野草今年又冒头,绿得发亮,像谁把 dye 直接泼在河滩上。我上周骑车经过,风一刮,草背翻银,哗啦啦全指向刑场旧址——现在立了块小碑,刻着“张志忠”仨字,没头衔,没口号,就名字加生卒。旁边阿伯摆地摊卖甘蔗汁,吆喝声盖过历史,“少年欸,一杯三十,降火。”我掏钱,顺手递他一根烟,问他晓得这人是谁?阿伯吐烟圈:“听说是外省人,硬骨头,枪响时连草都抖三下。”说完继续削皮,刀刃飞快,皮屑像雪落进水泥缝。 回到1949年的老照片,张志忠其实长得挺斯文,分头、圆框眼镜,像教书先生,哪像拿枪搞革命的。可偏偏就是他,把“省工委”的摊子从基隆码头摆到高雄渔港,白天扮茶叶商,夜里写传单,墨水一甩就是“解放”俩字。后来有人出卖,军统冲进来,把他按在稻田里,泥巴糊了一脸,他还喊“轻点,稻子刚抽穗!”——这是狱友回忆录写的,我看完笑出眼泪,转头又心酸,人家都死到临头还惦记农民口粮。 审讯室传说更像连续剧。蒋经国两次拎着洋酒进牢房,西装笔挺,开口“张兄,一起建设新台湾”,酒杯推过去,张志忠把杯子倒扣,说“酒留给你们洗伤口”。特务火了,皮带、铁棍、电椅全套招呼,三年下来,硬是没撬开一条缝。狱友偷偷传纸条出来,上面画了个笑脸,旁边写“他疼得啃被子,啃完笑,说被子比南通娘舅家年糕还软”。我读到这,晚上回家真买了年糕,嚼半天咽不下去,心里骂自己:人家拿命开玩笑,你拿年糕凑热闹。 更离谱的是,蔡孝乾、陈泽民、洪幼樵三人排着队写“自白书”,字数一个比一个多,蔡孝乾还附赠“潜伏名单”,密密麻麻像超市促销单。特务头子拿一沓纸到张志忠面前晃:“看看,老同事都签字了,你图啥?”张志忠闭眼背唐诗,挑的是《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特务气得把纸摔地上,他捡起来折成飞机,往窗外扔,飞机顺着风一路飘到围墙电网,被电得焦黑——像提前给自己烧的纸钱。 1954年3月16号早上,他被人从五花大绑改成麻绳,因为“反正不跑,省点铁丝”。去刑场的卡车上,他哼《茉莉花》,声音被引擎盖过,同车的小兵后来说,自己当时恨不得把枪扔了跳车。到了河滩,他不要人扶,自己走到草深处,回头冲行刑队笑:“兄弟,枪口抬高点,别吓着水鸟。”枪响,他往前扑,草屑飞起像一群受惊的麻雀。那天台北正好放晴,阳光打在血泊上,亮得刺眼,法医验完尸,发现他手心攥着一团草,指节全白——原来疼是真疼,只是他不肯喊。 我翻完档案,跑去南通掘港镇找老张家。亲戚搬得七零八落,只剩一个远房侄子在卖海鲜,店面招牌还是“张记”,门口挂张泛黄的合影:张志忠穿长衫,站最边上,像怕抢镜。我问侄子,家里留啥话?他掏钥匙开抽屉,摸出半块银元,缺了一角,“叔公临走前托人带回的,说要是哪天两岸通了,就把这钱扔江里,让他漂回家。”我捏着银元,边缘割手,像被历史咬了一口。 今年清明,我跟着一帮志愿者把银元带到南通长江口,扔了。水花一翻,银元瞬间不见,江面继续船来船往,没人知道底下多了一块民国金属。回台后,我把全过程剪成短片,发到网上,标题偷懒用他那句话——“未供一人,未供一事”。结果留言炸了锅,有人骂“台独”拿先烈消费,也有人哭“终于等到回家”。我一条没删,就让它们吵,像当年他把唐诗吵成口号。 说到底,张志忠留给我们的不是什么传奇剧本,就是一根硬骨头。骨头不能当饭吃,但能在你喉咙卡鱼刺时,提醒你咽得下疼,别轻易吐秘密。今天台北101灯火通明,马场町变河滨公园,情侣牵手踩单车,谁还记得草丛里的枪声?可只要骨头在,风一吹,草还是指向那个方向。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909

评论列表

沧浪之水

沧浪之水

15
2025-11-11 19:00

致敬先烈!

猜你喜欢

可爱卡梅伦

可爱卡梅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