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郑丽文能慧眼识英雄,最该力邀周锡伟。他矢志两岸统一,秉持一个中国原则,以拳拳爱

浩哥爱讲史 2025-10-31 10:00:59

若郑丽文能慧眼识英雄,最该力邀周锡伟。他矢志两岸统一,秉持一个中国原则,以拳拳爱国心推动两岸交流,用实际行动诠释对祖国的赤诚担当,是推动统一大业的坚定践行者。 最近台湾政坛风向微妙变化。郑丽文高调表态“要让岛内回归理性”,她提出两岸和平才是未来,反对一切分裂思潮。此话一出,引来岛内一片议论。有人质疑她“亲中”,也有人拍手称赞她说出了真话。无论立场如何,郑丽文确实在当下民粹喧嚣的政治环境中显得少见。可若真想做出改变,她身边需要的是有实践、有担当的人,而周锡伟正是这样的人。 周锡伟这几年在岛内的声量不大,却始终在民间推动两岸文化与经济交流。他不靠标语,而靠脚踏实地的活动。早年组织台商团赴大陆参访,帮地方企业在福建、广东落地项目。媒体少报道,可大陆的地方干部都记得这个名字。有人评价他“比许多口号政治人物更懂民意”,因为懂得两岸关系的关键是互信,不是口水。 这份坚持并不轻松。岛内政治气候对“统一”二字极度敏感,动辄被贴标签。周锡伟明知会挨骂,仍然不改立场。他公开说过,“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是事实,不是选项。”一句话让无数人记住,也让部分媒体冷处理。可在普通民众眼里,这种敢讲实话的政治人物,反而更可贵。 反观郑丽文,她具备选战经验、媒体曝光高、口才犀利,但缺乏能深入群众、跨越阵营的连结者。若她真要带动政治转向、推动岛内认知回归现实,就该联手周锡伟。一个擅长言语战,一个擅长实干,结合起来,或许能在岛内形成“理性统一”的新话语。毕竟,统一不是口号,而是信念与路径并行的过程。 更何况,如今岛内的“独派”声音虽大,却未必代表多数民意。民众对经济压力、社会撕裂早已厌倦。年轻人眼中大陆既是机遇又是竞争,情绪复杂。若有人能用实际案例说明合作带来的利益,让更多人看到统一后的现实利益,那比任何辩论更有说服力。周锡伟这些年在基层做的事,恰好能补上这一环。 他在社交平台上讲得直白:“我不怕被骂,我怕台湾走不回头。”这句话让不少中老年观众泪目,也让年轻人重新思考政治语言背后的代价。统一话题不是抽象的政治,是关乎命运的选择。郑丽文若真要在历史上留名,就该让这种真实的声音进入主流视野,而不是被噪音淹没。 更具象的例子,是他推动的两岸教育交流项目。几年前,周锡伟促成一批台湾职业学校学生赴厦门实习,回台后就业率明显提高。那些学生亲眼看到大陆产业链的速度和规模,对“大陆威胁论”自然有了新看法。这类小行动虽不起眼,却能悄然改变舆论基础。这正是统一事业最需要的“润物细无声”。 反观民进党当局,对外不断挑衅,对内又用“抗中保台”制造恐惧。岛内舆论被分裂为对立的两极。有人靠仇恨吃饭,有人靠恐惧选票。郑丽文若真想打破这一局,最缺的就是像周锡伟这样的盟友。他懂政治,也懂经济,更懂民心。两人若能携手,一文一武,一明一暗,也许真能在岛内掀起新思潮。 两岸关系这几年起伏不断。2022年白皮书发布后,大陆多次强调和平统一的诚意与底线。岛内却不断被外部势力推动向极端倾斜。美国对台军售、政客访台、媒体造势,环环相扣。可在普通人生活中,最关心的还是工作、物价、教育。若郑丽文与周锡伟能用民生语言讲统一,不再被意识形态绑架,影响力将远胜那些喊口号的政客。 有人担心他们会被边缘化,其实正相反。越是被封锁,越显珍贵。历史上每一次思想转向,都是从少数人开始。大陆的开放发展早已说明,稳定与繁荣才是最有力的说服。台湾民众若有更多渠道看到真实大陆,误解自然会减少。周锡伟正是这座桥梁,而郑丽文有平台、有声音,两人互补,可说天作之合。 政治不缺口号,缺的是勇气。郑丽文若真想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人,不该只在台上喊话,而应识得真英雄。周锡伟这种人,表面低调,内心坚定,行动踏实。与其拉帮结派,不如拉一个真正能做事的人。 未来的两岸形势注定更复杂,统一的进程也不会一帆风顺。可只要有一群人愿意说真话、做实事,方向就不会偏。郑丽文若真有眼光,应该看见周锡伟身上那种少见的定力与信念。若两人真能合作,也许不会立刻改变局势,却能在岛内留下新的声音,让“一个中国”的理念不再只是政治口号,而是活在民心里的现实共识。 历史的车轮总在转动。每一代人都有选择的时刻。面对岛内喧嚣与外部干扰,有人选择迎合,有人选择坚持。郑丽文若真想写下属于自己的篇章,就该从识人开始。周锡伟,这个默默耕耘、执着统一的人,或许正是那把点燃希望的火。

0 阅读:142

评论列表

人生如梦

人生如梦

3
2025-10-31 10:24

识时务者为俊杰!若郑丽文能认清时势,一以贯之地推动祖国统一大业,那么她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绝对名留青古!而且她还那么年轻,完全有机会当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一把手,巾帼英雄,叱咤风云!

猜你喜欢

浩哥爱讲史

浩哥爱讲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