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暂停 50% 穿透性出口管制规则一年,最尴尬的当属荷兰。 作为美国科技遏制盟友,荷兰刚跟进强化半导体管制、介入中企控股的安世半导体事务,美方“钳制”却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松动, 这条规则原本像一张精密的大网,旨在堵死任何可能流向中国的技术漏洞,但如今美方自己抢先按下了暂停键。 这一下,最尴尬的恐怕要数大洋彼岸的盟友荷兰了。要知道,荷兰政府刚在美国压力下,咬牙跟进了更严格的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甚至还介入了安世半导体在荷兰的业务,不惜一切代价跟中方打起了“擂台”,摆足了坚定跟随老大哥步伐的姿态。 结果转身没几天,美国自己先“松了松绑”。这局面,好比大家一起约好冲锋,冲在最前面的小弟却发现大哥原地休整了,留下自己在风中凌乱。不过美国这种表现也可以理解,中方给出的回应诱惑力十足,将暂停实施相关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这让美国方面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荷兰的尴尬,恰恰揭示了美国主导的这套“小院高墙”策略的内在矛盾:当美国自身需要权衡经济利益与安全诉求时,它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而盟友的利益则可能被置于次要位置。 有分析指出,美国此举实为缓兵之计。一年的窗口期,既是给国内企业一个缓冲和评估损失的机会,也是留出时间与盟友进行新一轮的协调施压。 但经此一遭,像荷兰这样的核心盟友恐怕会心生警惕——下一次美国再号召“选边站队”时,自家企业的损失和战略自主性,必将被放在更重要的天平上衡量。 美国的举动给所有参与者上了一课:在核心利益面前,没有永恒的“铁杆”盟友,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 荷兰的尴尬处境,无疑会给其他试图盲目跟随美国政策的盟友敲响一记警钟。 而对于我们,这段插曲更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道理——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等不来、求不来的,持续投入研发,构建不受制于人的产业链体系,是走向复兴之路的必修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