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5月,邓中夏被抓捕后,始终没有暴露身份。突然,叛徒林素琴高喊:“他就是

司马槑谈过去 2025-10-30 21:40:23

1933年5月,邓中夏被抓捕后,始终没有暴露身份。突然,叛徒林素琴高喊:“他就是邓中夏,是一名共产党!”浑身是伤的邓中夏怎么也没有想到,竟然会死在自己人手里! 1933年5月15日,邓中夏去上海法租界,找全国革命互济总会援救部的部长林素琴布置工作。这“互济总会”,说白了就是我党设在白区的“后勤与救援中心”,专门负责营救被捕同志、安抚家属。 讽刺的是,这位“救援部长”自己,早就被叛徒盯上了。邓中夏刚进门没多久,法租界的巡捕就破门而入。两人双双被捕。 邓中夏久经沙场,立刻启用化名“施义”,自称是湖南来上海投亲的教员,走错了门。敌人酷刑加身,他一身是伤,硬是没露半点破绽。 组织上急疯了。营救邓中夏,成了头等大事。他们找到了当时上海滩最顶尖、也最具正义感的“超级律师”——史良。 史良,就是后来“七君子事件”里唯一的女君子,新中国第一任司法部长。她虽然不是党员,但一腔热血,专门帮着共产党和进步人士打官司。她接到消息,立刻和丈夫陆殿栋一起行动。 史良在法庭上据理力争。她的策略很清晰:邓中夏是在法租界被抓的,必须按租界的法律来。国民党想把他引渡到南京?没门!最关键的是,敌人没有证据。 史良的辩护堪称完美。法官被驳得哑口无言,最后判决下来,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判处“施义”监禁52天,并且可以交保释放! 这是一个巨大的胜利。同志们欢欣鼓舞,只等凑足保释金,邓中夏就能虎口脱险。 然而,所有人都忽略了那个同时被捕的林素琴。 营救的焦点都在邓中夏身上。林素琴被捕后,很快被引渡到了国民党那边。她只是援救部长,不像邓中夏那样是铁打的硬骨头。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和残酷折磨,林素琴崩溃了,她叛变了。 她不仅交代了自己的身份,为了活命,她还抛出了一个惊天猛料。 就在邓中夏即将被保释的关键时刻,林素琴被带去指认。当她看到那个化名“施义”、满身是伤却眼神坚毅的同志时,她为了向新主子表功,声嘶力竭地喊出了那句话: “他不是施义!他就是邓中夏,是一名共产党!” 这一嗓子,把邓中夏所有的生路,全都喊断了。 哥们儿,你能想象邓中夏那一刻的心情吗?他扛住了敌人所有的毒打,扛住了死亡的威胁,却没防住来自“自己人”的致命一刀。这比敌人任何酷刑都来得更痛。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这个“互济总会”的负责人,最后会栽在自己“援救部部长”的手里。 当国民党得知“施义”就是邓中夏,他们欣喜若狂。什么法租界52天判决,统统作废!蒋介石亲自下令,不惜血本也要把邓中夏从法租界弄出来,押往南京。 他们知道,抓到了共产党的“大鱼”。 在南京宪兵司令部的监狱里,敌人使尽了所有招数。他们甚至利用邓中夏早年曾受过王明路线的打压,企图挑拨离间,劝他“反正”。 邓中夏的回应是什么? 当时,同在狱中的陶铸托人悄悄问邓中夏,他的“态度”到底怎么样,是不是真的顶得住。 邓中夏听完,从床铺上一跃而起,拖着沉重的镣铐,斩钉截铁地说:“你告诉同志们,我邓中夏就是烧成灰,也是共产党人!” 这句掷地有声的话,震动了整个监狱。 敌人无计可施。他们从邓中夏身上得不到任何东西。 1933年9月21日,在南京雨花台。邓中夏拖着被折磨得残破不堪的身体,从容赴死。他高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结束了他年仅39岁的一生。 邓中夏的牺牲,是我党早期的巨大损失。回头看,最让人唏嘘的,就是那戏剧性的转折。 一个坚定的革命领袖,不是倒在冲锋的路上,也不是在严刑拷打下屈服,而是被一个意志薄弱的“同志”出卖。林素琴那一喊,不仅断送了邓中夏的命,也成了革命史上一个耻辱的注脚。 它血淋淋地告诉我们:在残酷的斗争中,信仰的坚定与否,比敌人的枪炮更致命。邓中夏用生命践行了他的信仰,而林素琴,则永远钉在了背叛者的柱子上。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司马槑谈过去

司马槑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